<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食食的成語 (304個)

    121

    少事繁

    成語拼音:
    shí shǎo shì fán
    成語解釋:
    見“少事煩”。
    成語出處:
    《晉書·宣帝紀》:“先是,亮(諸葛亮)使至,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可幾(許)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事,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
    122

    三旬九

    成語拼音:
    sān xún jiǔ shí
    成語解釋: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頓飯。形容家境貧困。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立節》:“子思居于衛,缊袍無表,二旬而九。”晉·陶潛《擬古》詩:“三旬九遇,十年著一冠。”
    123

    玉炊桂

    成語拼音:
    shí yù chuī guì
    成語解釋:
    品貴如油,燃料貴如桂。比喻物價昂貴。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三》:“楚國之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玉炊桂,因鬼見帝。”
    124

    租衣稅

    成語拼音:
    shí zū yī shuì
    成語解釋:
    依靠百姓繳納的租稅生活。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貨志下》:“縣官當租衣稅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
    125

    指眾多

    成語拼音:
    shí zhǐ zhòng duō
    成語解釋:
    指:比喻家庭人口。家庭人口多
    成語出處: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指眾多,贍畜非易。”
    126

    同盤而

    成語拼音:
    tóng pán ér shí
    成語解釋:
    同吃一個盤中的物。形容兄弟之間骨肉情深。
    成語出處:
    《魏書 楊椿傳》:“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盤而,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還,亦有過中不,忍饑相待。”
    127

    望屋而

    成語拼音:
    wàng wū ér shí
    成語解釋:
    謂軍行不帶糧草,隨處就
    成語出處:
    漢·賈誼《新書·過秦》:“望屋而,橫行天下。”
    128

    望屋以

    成語拼音:
    wàng wū yǐ shí
    成語解釋:
    見“望屋而”。
    成語出處:
    宋·葉適《外論》:“而絳灌之為丞相主國論者,故奮挺大呼望屋以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
    129

    鮮衣好

    成語拼音:
    xiān yī hǎo shí
    成語解釋:
    華麗的服裝,珍美的飲。形容生活優裕
    成語出處:
    130

    襲衣兼

    成語拼音:
    xí yī jiān shí
    成語解釋:
    襲:全套衣服;兼:加倍。成套衣服,多盤菜肴。比喻生活富裕
    成語出處:
    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銘》:“居家甚勤儉,無襲衣兼,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131

    鮮衣美

    成語拼音:
    xiān yī měi shí
    成語解釋:
    鮮:有光彩的。穿的是華麗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品。形容生活優裕。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稱此時雖然借寓僧房,圖書滿案,鮮衣美,已不似在先了。”
    132

    衣帛

    成語拼音:
    yī bó shí ròu
    成語解釋:
    衣:穿。穿錦衣,吃肉。形容生活富裕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孟母三移》第四折:“老者衣帛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3

    易口以

    成語拼音:
    yì kǒu yǐ shí
    成語解釋:
    猶易子而。口,丁口。
    成語出處:
    《新唐書·逆臣傳上·安慶緒》:“城中棧而處,糧盡,易口以。”
    134

    稅租

    成語拼音:
    yī shí shuì zū
    成語解釋:
    指居官祿。同“衣租稅”。
    成語出處:
    《漢書 諸侯王表》:“武(武帝)有衡山、淮南之謀,作左官之律,設附益之法,諸侯惟得衣稅租,不與政事。”
    135

    衣宵

    成語拼音:
    yī xiāo shí gàn
    成語解釋:
    指天未明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進。常用以稱諛帝王勤于政事。
    成語出處:
    語出唐太宗《執契靜三邊》詩:“衣宵寢二難,旰餐三懼。”
    136

    足兵足

    成語拼音:
    zú bīng zú shí
    成語解釋:
    見“足足兵”。
    成語出處:
    宋·胡錡《耕祿稿·代田萬頃到任謝表》:“秉戈執耒,宜為足兵足之思;牧馬飯牛,盍講且戰且耕之政。”
    137

    其言

    成語拼音:
    zì shí qí yán
    成語解釋:
    :吞掉。自己把自己說出的話吞了。形容說了話不算數。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穴一居士傳》:“是將違其素志而自其言。”
    138

    足兵

    成語拼音:
    zú shí zú bīng
    成語解釋:
    :糧;兵:武器。糧充足,武備修整。
    成語出處:
    《論語·顏淵》:“子貢問政。子曰:‘足足兵,民信之矣。’”
    139

    嗷嗷待

    成語拼音:
    áo áo dài shí
    成語解釋:
    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喂養。迫于饑餓而急于求的樣子。形容災民受饑餓,處于困境等待援助
    成語出處:
    清 秋瑾《致秋譽章書其五》:“況家中尚不致嗷嗷待,亦無需吾哥焦灼家用。”
    140

    不耕而,不蠶而衣

    成語拼音:
    bù gēng ér shí,bù cán ér yī
    成語解釋:
    耕:翻松田土以備播種;蠶:養蠶。不種田卻有飯吃,不養蠶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相刺》:“而無益于理,往來浮游,不耕而,不蠶而衣。”
    * 關于食食的成語 形容食食的成語 描述食食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