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理的成語 (145個)

    121

    識大體,顧大局

    成語拼音:
    shí dà tǐ,gù dà jú
    成語解釋:
    認識到有關大局的重要,照顧全局利益
    成語出處:
    鄧小平《在擴大的中央會議上的講話》:“不論工人也好,農民也好,知識分子也好,愛國民主人士也好,都是識大體、顧大局的,都是相信跟著黨走是對的。”
    122

    生而知之

    成語拼音:
    shēng ér zhī zhī
    成語解釋:
    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這是唯心主義者的觀點。
    成語出處:
    《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23

    深文大義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dà yì
    成語解釋:
    深奧的大
    成語出處:
    葉圣陶《四三集·招魂》:“談話不敷衍,不散慢,即使并沒有什么深文大義談出來,但靈魂與靈魂對面,總覺有古人詩句‘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樂趣。”
    124

    探賾索隱

    成語拼音:
    tàn zé suǒ yǐn
    成語解釋:
    探:尋求,探測;賾:幽深玄妙;索:搜求;隱:隱秘。探究深奧的,搜索隱秘的事情。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
    125

    無可厚非

    成語拼音:
    wú kě hòu fēi
    成語解釋:
    厚:重;非:否定。沒有什么可過分指責或批評的;指事情有一定的或原因。
    成語出處:
    《漢書 王莽傳中》:“莽怒,免英官。后頗覺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126

    微言精義

    成語拼音:
    wēi yán jīng yì
    成語解釋:
    微:精深;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辭。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
    成語出處:
    清·鄭燮《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越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127

    析精剖微

    成語拼音:
    xī jīng pōu wēi
    成語解釋:
    指剖析精微深奧的
    成語出處:
    清惲敬《讀一》:“蓋知者至廣極大,析精剖微不可端倪者也。”
    128

    袖里玄機

    成語拼音:
    xiù lǐ xuán jī
    成語解釋:
    玄機:家所謂的奧秘。袖里藏有奧妙的。指暗中采用的玄妙謀略
    成語出處:
    清·陳瑞生《再生緣》第66回:“又不知,袖里玄機怎主張。”
    129

    邪說異端

    成語拼音:
    xié shuō yì duān
    成語解釋:
    邪說:有害的學說;異端:不正統。指和正統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學說或指荒誕不經的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鵬兒開口,即為高蹈之路。孩兒正腦著他入于邪說異端,母親怎反獎起他來。”
    130

    行兇撒潑

    成語拼音:
    xíng xiōng sā pō
    成語解釋:
    撒潑:耍無賴。待人兇惡蠻橫,不講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浪蕩乾坤,怎敢行兇撒潑,擅自勒死平民。”
    131

    小中見大

    成語拼音:
    xiǎo zhōng jiàn dà
    成語解釋:
    指從小事中可以窺見到更大的問題或更深的
    成語出處:
    清·沈復《浮生六記》第二卷:“又在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深。”
    132

    言不及義

    成語拼音:
    yán bù jí yì
    成語解釋:
    及:涉及;義:正經的;這里指正經的事情。說話不涉及正題與中心。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
    133

    以此類推

    成語拼音:
    yǐ cǐ lèi tuī
    成語解釋:
    根據這一事物的,去推出與此類似的其它事物的
    成語出處:
    宋·周煇《清波雜志》卷六:“宣和間,宗室圍爐次,索炭,既至,訶斥左右云:‘炭色紅,今黑,非是。’蓋嘗供熟火也。以此類推之,豈識世事艱難!”
    134

    孕大含深

    成語拼音:
    yùn dà hán shēn
    成語解釋:
    孕:包涵。包含著博大精深的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于是乎孕大含深,貫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氣泰。”
    135

    義方之訓

    成語拼音:
    yì fāng zhī xùn
    成語解釋:
    義方:比喻為人應遵守的。教人遵守做人之的訓言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
    136

    以古喻今

    成語拼音:
    yǐ gǔ yù jīn
    成語解釋:
    喻:說明。借用古代的事來說明今天的事情或
    成語出處:
    《北史 長孫嵩傳》:“昔叔孫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鄉,以古方今,無漸曩哲。”
    137

    元經秘旨

    成語拼音:
    yuán jīng mì zhǐ
    成語解釋:
    微妙的
    成語出處:
    清·袁枚《續新齊諧·雁巖仙女》:“所說言語,都是元經秘旨,不能記憶。”
    138

    源頭活水

    成語拼音:
    yuán tóu huó shuǐ
    成語解釋:
    原比喻讀書越多,越明。現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成語出處:
    宋·朱熹《觀書有感》詩:“問渠哪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
    139

    一知半解

    成語拼音:
    yī zhī bàn jiě
    成語解釋:
    很貧乏的知識;很膚淺的解。形容知得不多;解得不深。
    成語出處: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140

    言中事隱

    成語拼音:
    yán zhōng shì yǐn
    成語解釋:
    謂言語雖然委曲卻中正不偏,論事雖然放縱卻隱藏著精深的。語出《易·系辭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
    成語出處:
    語出《易·系辭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
    * 關于道理的成語 形容道理的成語 描述道理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