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起來的成語 (286個)
-
141
堅壁清野
- 成語拼音:
- jiān bì qīng yě
- 成語解釋:
- 堅壁:加固營壘;清野:將四野的財物清理收藏起來。加固營壘;清理收藏財物。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敵軍,將軍攻之不拔,路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而自固耳。”
-
142
精誠貫日
- 成語拼音:
- jīng chéng guàn rì
- 成語解釋:
- 精:精神,精力;精誠:至誠;貫:用繩子穿起來,引申為貫通。形容極端忠誠
- 成語出處:
- 元·白樸《沁園春·十二月十四日為平章呂公壽》:“把金湯固守,精誠貫日,衣冠不改,意氣橫秋。”
-
143
九鼎不足為重
- 成語拼音:
-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起來九鼎也不算重。
- 成語出處:
- 宋·傅博《邵氏聞見后錄》卷十五:“昔之所以議進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權位,故其一言之出,則九鼎不足為重。”
-
144
涓滴成河
- 成語拼音:
- juān dī chéng hé
- 成語解釋:
- 涓滴:小水珠。一點一滴的水珠匯集起來就可以成為河流。形容積少成多。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量乍有無。”
-
145
聚而殲之
- 成語拼音:
- jù ér jiān zhī
- 成語解釋:
- 聚:會集,包圍;殲:消滅。把敵人包圍起來消滅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五章:“也不敢大膽放手誘敵深入,聚而殲之。”
-
146
雞飛狗叫
- 成語拼音:
- jī fēi gǒu jiào
- 成語解釋:
- 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直叫喚。形容亂成一團
- 成語出處:
- 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 反“掃蕩”》:“忽然,鄰莊雞飛狗叫,老鄉們拖著孩子向莊外奔跑。”
-
147
雞飛狗跳
- 成語拼音:
- jī fēi gǒu tiào
- 成語解釋:
- 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到處亂跳。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
- 成語出處:
- 茅盾《鍛煉》:“然而陳克明卻在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懼怨恨所造成的雞飛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
148
繼絕扶傾
- 成語拼音:
- jì jué fú qīng
- 成語解釋:
- 繼:延續;扶:扶助,扶持。把斷絕的接續上,把傾倒的扶起來。比喻繼續前人未完的功業,扶助弱小的力量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徐曠傳》:“將軍若欲為伊、霍,繼絕扶傾,吾雖老,猶愿效力。”
-
149
接袂成帷
- 成語拼音:
- jiē mèi chéng wéi
- 成語解釋:
- 袂:衣服袖子。帷:帷帳,帷幕。衣袖連接起來,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眾多,城市繁華。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
150
兼收并容
- 成語拼音:
- jiān shōu bìng róng
- 成語解釋:
- 收:收羅;容:容納。把不同性質的東西收羅,保存起來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華國月刊發刊詞》:“凡七略所錄,分科所肄,以及藝術之微,稗官之說,靡不兼收并容。”
-
151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 成語拼音:
- jī shuǐ wéi shān,jī shuǐ wéi hǎi
- 成語解釋:
- 把土堆起來可以成山,把水蓄起來可以成海。比喻積少成多。
- 成語出處:
- 《荀子·儒效》:“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
-
152
集腋成裘
- 成語拼音:
- jí yè chéng qiú
- 成語解釋:
- 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毛。狐貍腋下的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積少成多。
- 成語出處:
- 《慎子 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
-
153
積羽沉舟
- 成語拼音:
- jī yǔ chén zhōu
- 成語解釋:
- 羽毛雖小,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比喻小小的壞事積累起來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一》:“臣聞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
-
154
積玉堆金
- 成語拼音:
- jī yù duī jīn
- 成語解釋:
- 金玉多得可以堆積起來。形容聚斂的財富極多。
- 成語出處:
- 唐·李賀《嘲少年》詩:“堆金積玉夸豪毅。”
-
155
跬步千里
- 成語拼音:
- kuǐ bù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積累起來的。比喻學習應該有恒,不要半途而廢。
- 成語出處:
- 《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156
寬備窄用
- 成語拼音:
- kuān bèi zhǎi yòng
- 成語解釋:
- 作計劃要寬裕一些,用起來節省一些。比喻作計劃要留有余地
- 成語出處:
-
157
扛鼎抃牛
- 成語拼音:
- káng dǐng biàn niú
- 成語解釋:
- 扛鼎:把鼎舉起來。抃牛:把兩頭相斗的牛位開。能把鼎舉起來,能把相斗的兩頭牛拉開。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成語出處:
- 《史記·項羽本紀》:“籍(項羽)長八尺余,力能扛鼎。” 漢·楊雄《法言·淵騫》:“秦悼武、烏獲、任鄙,扛鼎抃牛,非絕力也?”
-
158
寬打窄用
- 成語拼音:
- kuān dǎ zhǎi yòng
- 成語解釋:
- 瞀打得寬裕一些,用起來節省一些。比喻作計劃要留有余地。
- 成語出處:
- 嚴明禮《我的母親》:“出門在外,窮家富路,把這些錢帶在身邊,留給你寬打窄用。”
-
159
苦口逆耳
- 成語拼音:
- kǔ kǒu nì ěr
- 成語解釋:
- 苦口:藥吃起來特別苦。逆耳:聽起來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誠的規勸。
- 成語出處:
- 《史記·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
-
160
苦口之藥
- 成語拼音:
- kǔ kǒu zhī yào
- 成語解釋: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奮傳》:“夫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 關于起來的成語 形容起來的成語 描述起來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