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西西的成語 (204個)

    141

    東量西

    成語拼音:
    dōng liàng xī shé
    成語解釋:
    量:稱量。折:虧損。指量入量出的谷物總難免有折耗。
    成語出處:
    元·高明《琵琶記·義倉賑濟》:“相公,小人招不得,自古道:‘東量西折’,難教小人賠償。”
    142

    東勞西

    成語拼音:
    dōng láo xī yàn
    成語解釋:
    勞:伯勞。比喻情侶、朋友離別。
    成語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雜曲歌辭八 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143

    東獵西

    成語拼音:
    dōng liè xī yú
    成語解釋:
    謂處處涉獵而不專精。
    成語出處:
    唐·孫樵《罵僮志》:“凡為讀書,東獵西漁,粗知首尾,則為有余。”
    144

    東攔西

    成語拼音:
    dōng lán xī zǔ
    成語解釋:
    指極力阻攔
    成語出處:
    《雪巖外傳》第十回:“眾家人聽說,忙東攔西阻的教他們止聲。”
    145

    東鱗西

    成語拼音:
    dōng lín xī zhǎo
    成語解釋:
    原指畫在云中的龍這里露一片鱗;那里露一只爪;不見全貌。現比喻零碎散亂、不全面。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二節:“以上所引,雖東鱗西爪,語焉不詳。”
    146

    東鳴西

    成語拼音:
    dōng míng xī yīng
    成語解釋:
    謂各方面互有聯系,互相影響。
    成語出處:
    蔡元培《歐美國學會叢刊發刊詞》:“海通以來……自一縷一針之細故,以至政治風俗之大端,無不東鳴西應,速于郵命。”
    147

    東扭西

    成語拼音:
    dōng niǔ xī niē
    成語解釋:
    扭捏作態,不爽快。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準算與他,又要減你的價錢,準算過,便有幾兩贏余,要他找絕,他又東扭西捏,朝三暮四,沒有得爽利與你。”
    148

    東怒西

    成語拼音:
    dōng nù xī yuàn
    成語解釋:
    比喻遷怒于人。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厲色揚聲,東怒西怨。”
    149

    東敲西

    成語拼音:
    dōng qiāo xī bī
    成語解釋:
    各處敲詐逼迫。
    成語出處:
    蔡東藩《后漢通俗演義》第二回:“百姓又最怕輸糧,地方官刑驅勢迫,東敲西逼。”
    150

    東趨西

    成語拼音:
    dōng qū xī bù
    成語解釋:
    謂相背而行。
    成語出處:
    漢·焦贛《易林·比之損》:“二人異路,東趨西步,千里之外,不相知處。”
    151

    東逃西

    成語拼音:
    dōng táo xī cuàn
    成語解釋:
    四處逃亡與逃避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賣油郎獨占花魁》:“因那年避亂南奔,被官兵沖散了女兒瑤琴,夫妻兩口,凄凄惶惶,東逃西竄,胡亂的過了幾年。”
    152

    東偷西

    成語拼音:
    dōng tōu xī mō
    成語解釋:
    指暗中干不正當的事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30回:“她還是饞貓兒似的東偷西摸。”
    153

    東兔西

    成語拼音:
    dōng tù xī wū
    成語解釋:
    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成語出處:
    宋 吳潛《瑞鶴仙》:“愁高悵遠。身世事,但難準。況禁他,東兔西烏相逐,古古今今不問。”
    154

    東推西

    成語拼音:
    dōng tuī xī zǔ
    成語解釋:
    推:推諉;阻:阻撓。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成語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五回:“都氏只是揀精剔肥,東推西阻,媒婆說得丑些,又落得好推。”
    155

    東挦西

    成語拼音:
    dōng xián xī chě
    成語解釋:
    指到處張羅。
    成語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三章:“以大不逮之財而日行勉強支持之事,東挦西扯,憂苦莫當。”
    156

    東踅西

    成語拼音:
    dōng xué xī dǎo
    成語解釋:
    形容行走艱難。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試筆》套曲:“看俺這曲脊是腰,手顫頭搖,言語刁騷,衣履鏖糟,行動處東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157

    西易面

    成語拼音:
    dōng xi yì miàn
    成語解釋:
    指東西方向顛倒。后比喻是非顛倒,視聽淆亂。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新書 審微》:“事之適亂,如地形之惑人也,機漸而往,俄而東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見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繆千里也。”
    158

    東搖西

    成語拼音:
    dōng yáo xī bǎi
    成語解釋:
    形容走路不穩。比喻容易動搖、不堅定。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見那邊妖婦妖尼,笑吟吟的將拂子東搖西擺。”
    159

    東怨西

    成語拼音:
    dōng yuàn xī nù
    成語解釋:
    謂任意指責別人。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須求趨競,不顧羞慚,比較材能,斟量功伐,厲色揚聲,東怨西怒;或有協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或有喧聒時人視聽,求見發遣;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盜食致飽,竊衣取溫哉!”
    160

    待月西

    成語拼音:
    dài yuè xī xiāng
    成語解釋:
    謂情人私相約會。
    成語出處:
    唐 元稹《月明三五夜》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 關于西西的成語 形容西西的成語 描述西西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