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昏迷的成語 (6個)
-
1
昏迷不省
- 成語拼音:
- hūn mí bù shěng
- 成語解釋:
- 見“昏迷不醒”。
- 成語出處:
- 清·東軒主人《述異記·蛇異》:“但覺腥穢特甚,水如潮涌,將身滾出于外,昏迷不省。”
-
2
昏迷不醒
- 成語拼音:
- hūn mí bù xǐng
- 成語解釋:
-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鬧陰司司馬貌斷獄》:“次日昏迷不醒,叫喚也不答應,正不知甚么病癥。”
-
3
痰迷心竅
- 成語拼音:
- tán mí xīn qiào
- 成語解釋:
- 指中風昏迷。也形容一心貪圖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
- 成語出處:
- 魯迅《熱風 對于批評家的希望》:“那是無論怎樣的呆廚子,也難免要說這位客官是痰迷心竅了。”
-
4
昏頭轉向
- 成語拼音:
- hūn tóu zhuǎn xiàng
- 成語解釋:
- 頭腦發昏,迷失方向。
- 成語出處:
- 《太平天國歌謠傳說集·智破六合城》:“逃啊,逃啊,昏頭轉向,一頭沖到個塘里,淹死了。”
-
5
不省人事
- 成語拼音:
- bù xǐng rén shì
- 成語解釋:
- 省:知覺。指昏迷過去;失去知覺;陷入昏迷狀態。有時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 成語出處:
- 《明史 艾穆傳》:“穆遣戍涼州,創重不省人事,既而復蘇,遂詣戍所。”
-
6
人事不省
- 成語拼音:
- rén shì bù shěng
- 成語解釋:
- 謂昏迷不醒,失去知覺。
- 成語出處:
- 《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誰想劉璞因冒風之后,出汗虛了,變為寒癥,人事不省,十分危篤。”
* 關于昏迷的成語 形容昏迷的成語 描述昏迷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