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西西的成語 (204個)

    181

    說東忘西

    成語拼音:
    shuō dōng wàng xī
    成語解釋:
    說了這樣忘了那樣。形容記憶力差
    成語出處:
    柳青《狠透鐵》:“再加上社員們負責的思想狀況,勞神勞得他顛三倒四,說東忘西。”
    182

    什伍東西

    成語拼音:
    shí wǔ dōng xī
    成語解釋:
    什伍:縱橫錯雜。原指南斗六星,牽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雜亂無章。后多形容事物錯雜紛亂。
    成語出處:
    唐·韓愈《三星行》詩:“名聲相乘除,得少失有余。三星各在天,什伍東西陳。”
    183

    偷東摸西

    成語拼音:
    tōu dōng mō xī
    成語解釋:
    指小偷小摸。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那個弟子孩,不似好人,偷東摸西,打發他去了吧。”
    184

    推東主西

    成語拼音:
    tuī dōng zhǔ xī
    成語解釋:
    猶言推三阻四。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東主西,可甚么‘三從四德’,那些個‘家有賢妻’。”
    185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

    成語拼音:
    tóng shān xī bēnɡ,luò zhōng dōng yìng
    成語解釋: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銅山西崩,靈鐘應應。”
    186

    行不由西州路

    成語拼音:
    xíng bù yóu xī zhōu lù
    成語解釋:
    行:走路;西州:城名,在今南京。指懷念故人,悲悼亡友
    成語出處:
    《晉書·謝安傳》:“安薨后,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
    187

    西除東蕩

    成語拼音:
    xī chú dōng dàng
    成語解釋:
    蕩:蕩平。到處征剿敵人
    成語出處: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俺也曾西除東蕩,把功勞立下幾樁樁。”
    188

    學貫中西

    成語拼音:
    xué guàn zhōng xī
    成語解釋:
    形容中文、外語都十分好。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6回:“博了個熟識時務,學貫中西的名氣。”
    189

    西鶼東鰈

    成語拼音:
    xī jiān dōng dié
    成語解釋:
    鶼:比翼鳥;鰈:比目魚。泛指四海珍異之物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勰《文心雕龍·封禪》:“然則西鶼東鰈,南茅北黍,空談非征,勛德而已。”
    190

    西贐南琛

    成語拼音:
    xī jìn nán chēn
    成語解釋:
    謂四方皆來朝貢為“西贐南琛”。贐,貢物。琛,珍寶。
    成語出處:
    北周 庾信《哀江南賦》:“西贐浮玉,南琛沒羽。吳歈越吟, 荊艷楚舞。”
    191

    西鄰責言

    成語拼音:
    xī lín zé yán
    成語解釋:
    西鄰:西部的鄰國;責言:問罪的話。原指秦國(在西)向晉國(在東)問罪。后泛指別人的責備。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
    192

    西眉南臉

    成語拼音:
    xī méi nán liǎn
    成語解釋:
    西眉:西施;南臉:南威。比喻女子容貌美麗
    成語出處:
    唐·李咸用《巫山高》詩:“西眉南臉人中美,或者皆聞無所利。”
    193

    西山餓夫

    成語拼音:
    xī shān è fū
    成語解釋:
    指不食周粟的伯夷與叔齊
    成語出處:
    《梁書·劉顯傳》:“之遴嘗聞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則西山餓夫、東土黜士,名啟施于后世。”
    194

    夕陽西

    成語拼音:
    xī yáng xī xià
    成語解釋:
    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95

    移東換西

    成語拼音:
    yí dōng huàn xī
    成語解釋:
    一會移到東面,一會移到西面。指生活環境經常變動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呂子約書》:“遂欲別作調度,則恐一生只得如此移東換西,終是不成家計也。”
    196

    一口吸盡西江水

    成語拼音: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
    成語解釋:
    原是一氣呵成、貫通萬法的意思。后比喻過于性急,想一下子就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居士龐蘊》:“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197

    一命歸西

    成語拼音:
    yī mìng guī xī
    成語解釋:
    見“一命歸陰”。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兒,我不就一命歸西了嗎!”
    198

    指東打西

    成語拼音:
    zhǐ dōng dǎ xī
    成語解釋:
    指著東方打西方,打得別人防不勝防
    成語出處:
    《七俠五義》第92回:“那知小俠指東打西,竄南躍北,猶如虎蕩羊群,不大的功夫,打了個落花流水。”
    199

    指東罵西

    成語拼音:
    zhǐ dōng mà xī
    成語解釋:
    比喻表面上罵甲,實際上是罵乙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這一丈青氣忿忿的走到后邊廚下,指東罵西。”
    200

    拄笏西

    成語拼音:
    zhǔ hù xī shān
    成語解釋:
    見“拄笏看山”。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
    * 關于西西的成語 形容西西的成語 描述西西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