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等待的成語 (79個)
-
1
待價而沽
- 成語拼音:
- dài jià ér gū
- 成語解釋:
- 等到好價錢再出售(沽:賣)。比喻做事等待某種條件;或懷才等待賞識者重用。
- 成語出處:
- 宋 胡繼宗《書言故事 金寶》:“待時而動曰待價而沽。”
-
2
待賈而沽
- 成語拼音:
- dài jiǎ ér gū
- 成語解釋:
- 亦作“待價而沽”。等待善價出售,亦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而行。語本《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 成語出處:
- 語本《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
3
百端待舉
- 成語拼音:
- bǎi duān dài jǔ
- 成語解釋:
- 端:頭;頭緒;待:等待;舉:舉辦;做。很多事情要興辦。
- 成語出處:
- 周恩來《人民政協共同綱領草案的要點》:“經濟建設是百端待舉,但須有緩急輕重之分。”
-
4
計日而待
- 成語拼音:
- ji ri er dai
- 成語解釋:
- 計算著日子來等待,意即無須很久。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
5
迫不及待
- 成語拼音:
- pò bù jí dài
- 成語解釋:
-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著急。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戲,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聞請旨。”
-
6
韞櫝待價
- 成語拼音:
- yùn dú dài jià
- 成語解釋:
- 韞:藏;犢:木匣子。把玉藏在木匣子里,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懷才待用或懷才隱退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衡傳》:“且韞櫝以待價,踵顏氏以行止。”
-
7
韞玉待價
- 成語拼音:
- yùn yù dài jià
- 成語解釋:
- 韞:藏。把玉藏在木匣子里,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懷才待用或懷才隱退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89回:“那明是韞玉待價之意。”
-
8
坐而待曙
- 成語拼音:
- zuò ér dài shǔ
- 成語解釋:
- 坐著等待天亮。比喻勤謹
- 成語出處:
- 唐·陸贄《答百寮第二表》:“坐而待曙,忮及上春。”
-
9
坐以待斃
- 成語拼音:
- zuò yǐ dài bì
- 成語解釋: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成語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參患》:“短兵待遠矢,與坐而待死者同實。”
-
10
坐以待亡
- 成語拼音:
- zuò yǐ dài wáng
- 成語解釋:
- 待:等待。坐著等死。形容不積極想辦法找出路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政聞時言·讀宣統二年十月三日上諭感言》:“人心風俗其他之病征尚不深患,而惟此坐以待亡之心理最為足患。”
-
11
磨礪以須
- 成語拼音:
- mó lì yǐ xū
- 成語解釋:
- 磨快刀;等待著。比喻作好準備等待時機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二年》:“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將斬矣。”
-
12
嗷嗷待食
- 成語拼音:
- áo áo dài shí
- 成語解釋:
- 嗷嗷:哀鳴聲;待:等待;食:喂養。迫于饑餓而急于求食的樣子。形容災民受饑餓,處于困境等待援助
- 成語出處:
- 清 秋瑾《致秋譽章書其五》:“況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無需吾哥焦灼家用。”
-
13
百廢待舉
- 成語拼音:
- bǎi fèi dài jǔ
- 成語解釋:
- 百廢:指各種荒廢的事業;舉:舉辦。各種廢置的事業都等待重新辦起來。
- 成語出處:
- 吳晗《海瑞罷官》:“百廢待舉,他不出頭做主,實在令人著急。”
-
14
百凡待舉
- 成語拼音:
- bǎi fán dài jǔ
- 成語解釋:
- 無數事情都等待興辦。
- 成語出處:
- 平佚《臨時政府成立記》:“而滬軍陳都督,復以民軍倡義伊始,百凡待舉,無總機關以代表全國,外人疑慮,交涉為難。”
-
15
待價藏珠
- 成語拼音:
- dài jià cáng zhū
- 成語解釋:
- 待:等待;待價:等待高價出售。珍藏明珠,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有才學者等待被人賞識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
16
待機再舉
- 成語拼音:
- dài jī zài jǔ
- 成語解釋:
- 舉:行動。等待時機然后再行動
- 成語出處:
- 穆欣《南線巡回·粵桂大圍殲戰》:“他曾妄想……保住殘部待機再舉。”
-
17
待時而動
- 成語拼音:
- dài shí ér dòng
- 成語解釋:
- 等待時機然后行動。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
18
待時而舉
- 成語拼音:
- dài shí ér jǔ
- 成語解釋:
- 待:等待;舉:行動。等待有利時機再采取行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9回:“寡君知天運之盛衰,達時務之機變,所以養兵練將,待時而舉。”
-
19
急不可待
- 成語拼音:
- jí bù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急:緊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難耐。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青蛾》:“逆害飲食,但思魚羹,而近地則無,百里外始可購致。時廝騎皆被差遣,生性純孝,急不可待,懷貲獨往。”
-
20
蹺足而待
- 成語拼音:
- qiāo zú ér dài
- 成語解釋:
- 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 關于等待的成語 形容等待的成語 描述等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