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行行的成語 (588個)

    521

    好積德

    成語拼音:
    xíng hǎo jī dé
    成語解釋:
    :從事,做。做好事,積功德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9回:“我雖錯了,姑娘們吩咐了,以后改過,姑娘們那不是好積德。”
    522

    數墨

    成語拼音:
    xún háng shǔ mò
    成語解釋:
    :一地讀;數墨:一字字地讀。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成語出處:
    宋 韓虎《澗泉日記》中卷:“其尋數墨,又拘拘以論說為學。”
    523

    軍動眾

    成語拼音:
    xíng jūn dòng zhòng
    成語解釋: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王朗傳》:“且雨水方盛,非軍動眾之時。”
    524

    將就木

    成語拼音:
    xíng jiāng jiù mù
    成語解釋:
    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將:快要;木:棺材。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525

    眠立盹

    成語拼音:
    xíng mián lì dǔn
    成語解釋:
    形容極度疲倦無精神。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二折:“若做官后,每日價眠立盹,休,休,枉笑殺凌煙閣上人。”
    526

    邁靡靡,中心搖搖

    成語拼音:
    xíng mài mǐ mǐ,zhōng xīn yáo yáo
    成語解釋:
    邁:走路;靡靡:步遲緩;搖搖:心神不安。走路慢吞吞,心中搖蕩蕩。形容心情沉重惶惑
    成語出處:
    《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邁靡靡,中心搖搖。”
    527

    若無事

    成語拼音:
    xíng ruò wú shì
    成語解釋:
    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靜;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若:好像。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萬太尊說罷,若無事。”
    528

    師動眾

    成語拼音:
    xíng shī dòng zhòng
    成語解釋:
    謂指揮大軍作戰。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晉·王沈《魏書》:“即位之后,褒禮大臣,料簡功能,真偽不得相貿,務絕浮華譖毀之端,師動眾,論決大事,謀臣將相,咸服帝之大略。”
    529

    下春風望夏雨

    成語拼音:
    xíng xià chūn fēng wàng xià yǔ
    成語解釋:
    :從事;望:希望。比喻因有所施而望有所報
    成語出處:
    元·白仁甫《墻頭馬上》第四折:“也是下春風望夏雨;待要做眷屬,枉壞了少俊前程,辱沒了你裴家上祖。”
    530

    電征

    成語拼音:
    xīng xíng diàn zhēng
    成語解釋:
    像流星閃電。比喻動非常迅速。
    成語出處:
    漢 應劭《風俗通 十反 但望》:“望自劾去,星電征,數日歸,趨詣府。”
    531

    相須而

    成語拼音:
    xiāng xū ér xíng
    成語解釋:
    須:需要,依存。互相依存而動一致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陶傳》:“夫天之與帝,帝之與人,猶頭之與足,相須而也。”
    532

    后聞

    成語拼音:
    xiān xíng hòu wén
    成語解釋:
    猶先斬后奏。
    成語出處:
    《后漢書·酷吏列傳》:“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后聞。”
    533

    兇撒潑

    成語拼音:
    xíng xiōng sā pō
    成語解釋:
    撒潑:耍無賴。待人兇惡蠻橫,不講道理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浪蕩乾坤,怎敢兇撒潑,擅自勒死平民。”
    534

    夜歸

    成語拼音:
    xīng xíng yè guī
    成語解釋:
    天沒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來。
    成語出處:
    《晉書·夏統傳》:“幼孤貧,養親以孝聞,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夜歸,或至海邊,拘蚶蚏以資養。”
    535

    逐隊

    成語拼音:
    xún xíng zhú duì
    成語解釋:
    猶言成群結隊。形容眾多的人依次成成隊。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五卷:“眾人尋逐隊,各據坐頭,討漿索酒。”
    536

    遠升高

    成語拼音:
    xíng yuǎn shēng gāo
    成語解釋:
    《書·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遠升高”比喻為學由淺入深,逐步提高。
    成語出處:
    《書·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537

    有余力

    成語拼音:
    xíng yǒu yú lì
    成語解釋:
    謂做好正常工作以后,還有可用的精力。
    成語出處:
    《論語·學而》:“有余力,則以學文。”
    538

    遠自邇

    成語拼音:
    xíng yuǎn zì ěr
    成語解釋:
    走遠路必須從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淺入深;一步步前進。邇:近。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539

    易知難

    成語拼音:
    xíng yì zhī nán
    成語解釋:
    孫中山的認識論命題,與古代流傳下來的“知易難”學說相對。也稱知難易。
    成語出處: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二講:“天下的事情,的確是易知難。”
    540

    吟坐詠

    成語拼音:
    xíng yín zuò yǒng
    成語解釋:
    吟:吟詠;詠:歌唱。走著念誦,坐著歌唱。形容到處都在讀書
    成語出處:
    《南史·郭祖深傳》:“陛下昔歲尚學,置立五館,吟坐詠,誦聲溢境。”
    * 關于行行的成語 形容行行的成語 描述行行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