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行行的成語 (588個)

    481

    跨者不

    成語拼音:
    kuà zhě bù xíng
    成語解釋:
    跨:跨步前進。跨步前進的人不能走長路。比喻急于求成的人,難以持之以恒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
    482

    坎止流

    成語拼音:
    kǎn zhǐ liú xíng
    成語解釋:
    遇坎而止,乘流則。比喻依據環境的逆順確定進退止。語本《漢書·賈誼傳》:“寥廓忽荒,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得坎則止。”顏師古注:“孟康曰:‘《易》坎為險,遇險難而止也。’張晏曰:‘謂夷易則仕,險難則隱也。’”
    成語出處:
    語出《漢書·賈誼傳》:“寥廓忽荒,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得坎則止。”顏師古注:“孟康曰:‘《易》坎為險,遇險難而止也。’張晏曰:‘謂夷易則仕,險難則隱也。’”
    483

    雷厲風

    成語拼音:
    léi lì fēng xíng
    成語解釋:
    厲:猛烈;:奔跑;引申為迅速。像打雷那樣猛烈;像刮風那樣迅速。比喻對法令的執嚴厲迅速。也用來形容工作極度緊張;辦事果斷;動迅速。
    成語出處:
    宋 曾鞏《亳州謝到任表》:“運獨斷之明,則天清水止;昭不殺之戒,則雷厲風。”
    484

    公事

    成語拼音:
    lì xíng gōng shì
    成語解釋:
    按照貫例應處理的公事;比喻走形式。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13回:“那一種凌虐苛刻看的同例公事一般,哪里還知道這是不應為而為之事?”
    485

    憂違

    成語拼音:
    lè xíng yōu wéi
    成語解釋:
    謂所樂的事就去做,所憂的事則避開。語本《易·干》:“樂則之,憂則違之。”
    成語出處:
    語出《易·干》:“樂則之,憂則違之。”
    486

    名不虛

    成語拼音:
    míng bù xū xíng
    成語解釋:
    虛:不真實。傳出的名聲與實際相符,不是虛假的
    成語出處:
    《晉書·唐彬傳》:“帝顧四坐曰:‘名不虛。’”
    487

    貌合

    成語拼音:
    mào hé xíng lí
    成語解釋:
    見“貌合神離”。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勤求》:“口親心疏,貌合離。”
    488

    賣俏

    成語拼音:
    mài qiào xíng jiān
    成語解釋:
    謂賣弄媚態誘惑人,搞不正當男女關系。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俺好意的張筵置酒,你走將來賣俏奸。”
    489

    謀聽計

    成語拼音:
    móu tīng jì xíng
    成語解釋:
    猶言言聽計從。
    成語出處:
    宋·王令《讀》:“然后天下之君,下堂去席,引手倒耳,以傾就其說而謀聽計。”
    490

    逆水舟,不進則退

    成語拼音:
    nì shuǐ xíng zhōu,bù jìn zé tuì
    成語解釋:
    逆:倒,反。比喻學習或做事一定要克服困難,努力向前
    成語出處:
    《懷念劉少奇同志·片斷回憶寄深情》:“他常對工作人員說,學如逆水舟,不進則退。”
    491

    慶吊不

    成語拼音:
    qìng diào bù xíng
    成語解釋:
    慶:賀喜;吊:吊唁。不予賀喜、吊唁。原指不與人來往。后形容關系疏遠。
    成語出處:
    《后漢書·荀爽傳》:“爽遂耽思經書,慶吊不,征命不應。”
    492

    泣數

    成語拼音:
    qì shù háng xià
    成語解釋:
    眼淚接連不斷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傷。
    成語出處:
    漢 班固《漢書 高帝紀》:“令兒皆和習之。上乃起舞,忼慨傷懷,泣數下。”
    493

    夏令

    成語拼音:
    qiū xíng xià líng
    成語解釋:
    令:時令。時已秋季,還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時令。
    成語出處:
    魯迅《阿Q正傳》第八章:“但現在是暮秋,所以這‘秋夏令’的情形,在盤辮家不能不說是萬分的英斷,而在未莊也不能說無關于改革了。”
    494

    肉袒膝

    成語拼音:
    ròu tǎn xī xíng
    成語解釋:
    肉袒:光著身子;膝:雙腿跪著向前挪動。脫衣裸體,雙腿跪著向前挪動,以示順從降服或認罪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9回:“寧王大喜,依了他計,相約次日早朝,肉袒膝,請罪道:‘蒙皇上賜宴,力不勝酒,失錯觸了妃履,臣出無心,罪該萬死。’”
    495

    水到魚

    成語拼音:
    shuǐ dào yú xíng
    成語解釋:
    比喻條件具備,事情就可辦成。
    成語出處: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張安道論科第》:“諺云:水到魚。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496

    色仁

    成語拼音:
    sè rén xíng wéi
    成語解釋:
    表面上主張仁德,實際動卻背道而馳。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夫聞也者,色取仁而違,居之不疑。”
    497

    三人,必有我師

    成語拼音: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成語解釋: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8

    審慎

    成語拼音:
    shěn shèn xíng shì
    成語解釋:
    說話辦事周密而謹慎的
    成語出處:
    499

    鱗潛

    成語拼音:
    shé xíng lín qián
    成語解釋:
    鱗:代指魚;潛:沒水。比喻動極為謹慎隱蔽
    成語出處:
    汪東《刺客校軍人論》:“刺客者,懷彈丸,倅匕首,蛇鱗潛,如螳螂捕蟬,恐其有警而飛翔。”
    500

    水宿山

    成語拼音:
    shuǐ xiǔ shān xíng
    成語解釋:
    夜宿于水,日于山。形容長途跋涉。
    成語出處:
    唐·李嘉佑《送從弟永任饒州錄事參軍》詩:“一官萬里向豐溪,水宿山魚浦西。”
    * 關于行行的成語 形容行行的成語 描述行行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