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行行的成語 (588個)
-
561
卓爾獨行
- 成語拼音:
- zhuó ěr dú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超越眾人,不隨俗浮沉。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東海恭王彊珙傳》:“王恭謙好禮,以德自終,遣送之物,務從約省,衣足斂形,茅車瓦器,物減于制,以彰王卓爾獨行之志。”李賢注:“《前書》曰:‘卓爾不群者,河間獻王近之矣。’”
-
562
晝伏夜行
- 成語拼音:
- zhòu fú yè xíng
- 成語解釋:
- 白天躲藏;夜間趕路。指為避免被人發現所采取的秘密行動。伏:藏躲;行:趕路。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而晝伏,至于蓤夫。”
-
563
字里行間
- 成語拼音:
- zì lǐ háng jiān
- 成語解釋:
- 字詞里邊;文句中間。指文章字句間所透露出來的思想感情。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間,珠玉生于字里。”
-
564
擇利行權
- 成語拼音:
- zé lì xíng quán
- 成語解釋:
- 權:權宜,因時因事變通辦法。指選擇有利條件,采取應變措施
- 成語出處:
- 《投筆膚談·兵機》:“惟能因機而制變,擇利而行權。”
-
565
直情徑行
- 成語拼音:
- zhí qíng jìng xíng
- 成語解釋:
- 徑:直;行:從事。憑著自己的意思徑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
-
566
擇善而行
- 成語拼音:
- zé shàn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選擇有益的事去做。
- 成語出處:
- 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此直意在杜諫者之口,豈曰擇善而行者乎?”
-
567
自行其是
- 成語拼音:
- zì xíng qí shì
- 成語解釋:
- 自己認為對的就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 成語出處:
- 周恩來《政府工作報告(1954年)》:“他們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級的統一領導。”
-
568
諸行無常
- 成語拼音:
- zhū xíng wú cháng
- 成語解釋:
- 佛家語。指萬物變化多端。比喻人生無常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諸行無常,是生是滅,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
569
朝行夕改
- 成語拼音:
- zhāo xíng xī gǎi
- 成語解釋:
- 朝:早晨。早晨頒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無常,局勢混亂
- 成語出處:
- 《晉書·趙王倫傳》:“白書青紙為詔,或朝行夕改者數四,百官轉易如流矣。”
-
570
恣意妄行
- 成語拼音:
- zì yì wàng xíng
- 成語解釋:
- 恣意:任意,隨意;妄行:胡作非為。隨心所欲,胡作非為。
- 成語出處:
- 《漢書 杜周傳》:“曲陽侯要前為三公輔政,知趙昭儀殺皇子,不輒白奏,反與趙氏比周,恣意妄行。”
-
571
擿埴冥行
- 成語拼音:
- zhì zhí míng xíng
- 成語解釋:
- 擿埴:敲地。指盲人用杖點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論漢字統一會》:“豈日本語通儒其材力必不漢人若?正由素未識字,故擿埴冥行如此也。”
-
572
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說
- 成語拼音:
- zhì zú yǐ shì fēi,biàn zú yǐ xíng shuì
- 成語解釋:
- 智:智謀,指巧詐,詭辯。巧詐足夠拒絕別人的規勸,言辭足夠掩飾自己的過失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臣術》:“四曰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說,反言易辭而成文章,內離骨肉之親,外妒亂朝廷,如此者讒臣也。”
-
573
敗德辱行
- 成語拼音:
- bài dé rǔ xíng
- 成語解釋: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成語出處:
-
574
兵行詭道
- 成語拼音:
- bīng xíng guǐ dào
- 成語解釋:
- 兵:用兵;行:使用;詭:欺詐;道:方法。用兵可以運用詭異和詐偽的戰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計》:“兵者,詭道也。”
-
575
秕者先行
- 成語拼音:
- bǐ zhě xiān xíng
- 成語解釋:
- 秕:癟谷,比喻無價值的東西。形容自己不如別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
576
緩轡而行
- 成語拼音:
- huǎn pèi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577
鹿伏鶴行
- 成語拼音:
- lù fú hè xíng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578
趔趄而行
- 成語拼音:
- liè qiè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身子歪斜不穩地走路
- 成語出處:
-
579
龍行虎變
- 成語拼音:
- lóng xíng hǔ biàn
- 成語解釋:
- 《易·干》:“飛龍在天……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又《革》:“大人虎變。”孔穎達疏:“損益前王,創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煥然可觀,有似虎變,其文彪炳。”后遂以“龍行虎變”喻帝王革故鼎新,創制建業。
- 成語出處:
- 《易·干》:“飛龍在天……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又《革》:“大人虎變。”孔穎達疏:“損益前王,創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煥然可觀,有似虎變,其文彪炳。”
-
580
匍匐而行
- 成語拼音:
- pú fú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躡手躡腳地走動或慢慢地走動
- 成語出處:
- 明·宗臣《報劉一丈書》:“幸主者出,南面召見,則驚走匍匐階下。”
* 關于行行的成語 形容行行的成語 描述行行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