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道的成語 (258個)

    161

    長目飛耳

    成語拼音:
    cháng mù fēi ěr
    成語解釋:
    看得遠,聽得遠。比喻消息靈通,的事情多。
    成語出處:
    管仲《管子 九守》:“一曰長目,二曰飛耳,三曰樹明,明千里之外,隱微之中。”
    162

    處堂燕雀

    成語拼音:
    chǔ táng yàn què
    成語解釋: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
    成語出處:
    《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禍之將及也。”
    163

    經多見廣

    成語拼音:
    jīng duō jiàn guǎng
    成語解釋:
    見過的多,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特別對制造兵器的識很豐富,可說是經多見廣。”
    164

    見多識廣

    成語拼音:
    jiàn duō shí guǎng
    成語解釋:
    識:。看到的多;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驗豐富;識廣博。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165

    疾風彰勁草

    成語拼音:
    jí fēng zhāng jìn cǎo
    成語解釋:
    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誰真正堅強。同“疾風勁草”。
    成語出處:
    《晉書 宗室傳論》:“洎高貴薨殂,則枕尸流慟;陳留就國,則拜辭隕涕。語曰‘疾風彰勁草’,獻王其有焉。”
    166

    荊人涉澭

    成語拼音:
    jīng rén shè yōng
    成語解釋:
    荊人:楚國人。澭:澭水。楚國人過澭水。后用以諷刺拘泥于成法,不根據情況的變化而變通的行為。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察今》:“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余人,軍驚而壞都舍。
    167

    家至戶曉

    成語拼音:
    jiā zhì hù xiǎo
    成語解釋:
    曉:告。到每家每戶宣傳,使每家每戶都
    成語出處:
    《舊唐書 魏漠傳》:“雖然,疑似之間,不可家至而戶曉。”
    168

    茹古涵今

    成語拼音:
    rú gǔ hán jīn
    成語解釋:
    猶言博古通今。對古代的事得很多,并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識豐富。
    成語出處:
    唐 皇甫湜《韓文公墓志銘》:“茹古涵今,無有端涯。”
    169

    韜光晦跡

    成語拼音:
    tāo guāng huì jì
    成語解釋:
    韜光:把才華隱藏起來;晦跡:不讓人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語出處:
    《高僧傳》:“釋僧同,韜光晦跡,人莫能,居寒山。”
    170

    通今博古

    成語拼音:
    tōng jīn bó gǔ
    成語解釋:
    通:通曉;博:廣博,得多。現代和古代的事情得很多。形容識淵博。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
    171

    下落不明

    成語拼音:
    xià luò bù míng
    成語解釋:
    下落:著落,去處。指不要尋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成語出處:
    馬識途《清江壯歌》尾章:“我的女兒,從此下落不明。”
    172

    燕雀處堂

    成語拼音:
    yàn què chǔ táng
    成語解釋:
    處: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
    成語出處:
    漢 孔鮒《孔叢子 論勢》:“燕雀處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禍之將及也。”
    173

    譽塞天下

    成語拼音:
    yù sāi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譽:聲譽。好名聲遍天下都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己》:“當此時,梁君譽塞天下,屬詞求進之士,奉文章走梁君門下者,蓋無虛日。”
    174

    止足之戒

    成語拼音:
    zhǐ zú zhī jiè
    成語解釋:
    止:懂得適可而止;足:滿足;戒:戒心。指要以止和足為戒,不要不滿足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葷《王文憲集·序》:“安以歲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
    175

    矮子觀場

    成語拼音:
    ǎi zǐ guān cháng
    成語解釋:
    場:戲場。比喻只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成語出處:
    明 徐復祚《一文錢》第三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直是饑人見飯;心不是佛,智不是,何殊矮子觀場。”
    176

    大肆宣傳

    成語拼音:
    dà sì xuān chuán
    成語解釋:
    極力宣傳使大家
    成語出處:
    張平《抉擇》:“他以前也看過這一類的報,好像還有什么報紙和電視把這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大肆宣傳。”
    177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成語拼音:
    hǎo shì bù chū mén,huài shì xíng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成語出處:
    宋·釋原《景德傳燈錄》:“僧問紹宗:‘如何是西來意?’紹宗曰:‘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178

    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成語拼音: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yáng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179

    立吃地陷

    成語拼音:
    lì chī dì xiàn
    成語解釋:
    不從事生產,只消耗,就會連地也弄得塌陷
    成語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那錢物則有出去的,無有進來的,便好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180

    譽滿寰中

    成語拼音:
    yù mǎn huán zhōng
    成語解釋:
    譽:聲譽;寰中:天下。好名聲遍天下都
    成語出處:
    唐·楊炯《后周明威將軍梁公神碑》:“譽滿寰中,聲蓋天下。”
    * 關于知道的成語 形容知道的成語 描述知道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