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生生的成語 (624個)

    341

    可畏

    成語拼音:
    hòu shēng kě wèi
    成語解釋:
    :青年人;后輩;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過他們的前輩;是可敬服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后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342

    惡殺

    成語拼音:
    hào shēng wù shā
    成語解釋:
    好:喜愛;惡:討厭,憎恨。愛惜靈,不喜殺
    成語出處:
    《舊唐書·姚崇傳》:“陛下好惡殺,此事請不煩出敕,乞容臣出牒處分。”
    343

    蕭墻

    成語拼音:
    huò shēng xiāo qiáng
    成語解釋:
    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比喻內部。指禍亂發在內部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5回:“豈知禍蕭墻,元旦災來,反了股肱重臣,追之不及。”
    344

    小子

    成語拼音:
    hòu shēng xiǎo zǐ
    成語解釋:
    指年輕晚輩
    成語出處:
    宋 俞文豹《吹劍四錄》:“恐數十年后老成凋喪,后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目變而復還。”
    345

    之德

    成語拼音:
    hào shēng zhī dé
    成語解釋:
    :愛惜靈。指有愛惜靈;不事殺戮的品德。
    成語出處:
    《尚書 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之德,洽于民心。”
    346

    禾頭

    成語拼音:
    hé tóu shēng ěr
    成語解釋:
    耳:耳狀物。禾頭長出牙蘗,莊稼就報廢。災年的象征
    成語出處:
    唐·張鷟《朝野僉載》:“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舟入市;秋雨甲子,禾頭耳。”
    347

    虎嘯風

    成語拼音:
    hǔ xiào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嘯:長鳴。猛虎長鳴,則大風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順應時代潮流而出現,并且對社會產極大的影響;亦指豪杰奮起,大展宏圖。
    成語出處:
    《北史·張定和傳論》:“虎嘯風,龍騰云起,英賢奮發,亦各因時。”
    348

    幾不欲

    成語拼音:
    jī bù yù shēng
    成語解釋:
    幾:幾乎;欲:想。幾乎都不想活了。
    成語出處:
    宋 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
    349

    荊棘叢

    成語拼音:
    jīng jí cóng shēng
    成語解釋:
    荊棘:荊條蒺藜;叢:聚集成堆。荊蔓蒺藜成群地長出來。比喻前進道路阻礙很大,困難極多。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8回:“此時家難未靖,荊棘叢,一經還鄉,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豈肯自投羅網。”
    350

    借景

    成語拼音:
    jiè jǐng shēng qíng
    成語解釋:
    借眼前的事物激發思想感情。
    成語出處:
    魏巍《東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著卡賓槍,食指不離扳機,不斷地借景情地喊著鼓動口號。”
    351

    即景

    成語拼音:
    jí jǐng shēng qíng
    成語解釋:
    指由眼前景象觸發某種情緒、感想
    成語出處:
    明 郎瑛《七修續稿 詩文 碧沚詩》:“此詩流麗暢逸,而第七句關鎖處,即景情,警拔深契。”
    352

    見景

    成語拼音:
    jiàn jǐng shēng qíng
    成語解釋:
    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種聯想或感慨,也指隨機應變
    成語出處:
    元 宮天挺《七里灘》第四折:“俺那里水似藍山如黛,不由我見景情,睹物傷懷。”
    353

    子兒

    成語拼音:
    jiā shēng zǐ ér
    成語解釋:
    奴婢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的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9回:“我又比不得是這里的家子兒。”
    354

    巨學鴻

    成語拼音:
    jù xué hóng shēng
    成語解釋:
    巨:大;鴻:通“洪”,大;:讀書人。比喻學識淵博的人
    成語出處:
    漢·揚雄《羽獵賦》:“于茲乎鴻巨儒,俄軒冕,雜衣裳,修唐典,匡《雅》《頌》,揖讓于前。”
    355

    鉅學鴻

    成語拼音:
    jù xué hóng shēng
    成語解釋:
    學識淵博的人
    成語出處:
    漢 揚雄《羽獵賦》:“于茲乎鴻鉅儒,俄軒冕,雜衣裳,修唐典,匡《雅》《頌》,揖讓于前。”
    356

    節用厚

    成語拼音:
    jié yòng hòu shēng
    成語解釋:
    節:節制,減省;厚:寬厚。節約用度,充裕人民
    成語出處:
    唐·楊炯《梓州官僚贊·參軍中山張曼伯贊》:“謙謙曼伯,不逾規矩,節用厚,保家之主。”
    357

    臼灶

    成語拼音:
    jiù zào shēng wā
    成語解釋:
    灶沒與水中,產青蛙。形容水患之甚。
    成語出處:
    《戰國策·越策一》:“今城不沒者三板,臼灶蛙,人馬相食。”
    358

    枯木

    成語拼音:
    kū mù shēng huā
    成語解釋:
    枯樹開了花。比喻絕處逢。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 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花于已枯之木。”
    359

    枯楊

    成語拼音:
    kū yáng shēng huā
    成語解釋:
    枯:干枯;華:同“花”。枯萎的楊樹重新開花。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長
    成語出處:
    《周易·大過》:“九五,枯楊華,老婦得其士夫。”
    360

    枯楊

    成語拼音:
    kū yáng shēng tí
    成語解釋:
    稊:植物的嫩芽。枯萎有楊樹又長出了芽。舊喻老人娶少妻。
    成語出處:
    《周易 大過》:“九二,枯楊稊,老夫得其女妻。”
    * 關于生生的成語 形容生生的成語 描述生生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