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生生的成語 (624個)

    321

    久視

    成語拼音:
    cháng shēng jiǔ shì
    成語解釋:
    久視: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長壽。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深根固柢,長久視之道。”
    322

    觸手

    成語拼音:
    chù shǒu shēng chūn
    成語解釋:
    一動手就轉成了春天,富有機。形容技術高明神奇。
    成語出處:
    清·趙翼《甌北詩話·李青蓮詩》;“然以杜韓與之比較,一則用力而不免痕跡,一則不用力而觸手春:此仙與人之別也。”
    323

    涂炭

    成語拼音:
    cāng shēng tú tàn
    成語解釋: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進火坑那樣痛苦。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3回:“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涂炭。”
    324

    夏長,秋收冬藏

    成語拼音:
    chūn shēng xià zhǎng,qiū shōu dōng cáng
    成語解釋:
    春天萌,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發展過程。
    成語出處:
    《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
    325

    之犢不懼虎

    成語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成語解釋: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成語出處:
    《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俗云:‘初之犢不懼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326

    之犢不畏虎

    成語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成語解釋: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剛吃過早飯,人馬全都匯齊,有些人震于闖王和李過的威名,不免驚惶,但有些人好像初之犢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廝殺。”
    327

    東郭先

    成語拼音:
    dōng guō x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泛指對壞人講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惡,濫施仁慈的人
    成語出處:
    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講東郭先救助中山狼,反而幾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328

    蝶化莊

    成語拼音:
    dié huà zhuāng shēng
    成語解釋:
    化:變;莊:莊周,戰國時思想家。莊周在夢中變成蝴蝶。比喻人或事物變幻無常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329

    底死謾

    成語拼音:
    dǐ sǐ màn shēng
    成語解釋:
    底:通“抵”。竭盡全力,想盡辦法
    成語出處:
    南唐 馮延巳《應天長》詞:“蘭房一宿還歸去,底死謾留不住。”
    330

    抵死漫

    成語拼音:
    dǐ sǐ màn shēng
    成語解釋:
    猶言竭盡思慮;千方百計。
    成語出處:
    宋·向滈《西江月》詞:“抵死漫要見,偷方覓便求歡。”
    331

    耳后風

    成語拼音:
    ěr hòu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馳驅迅速
    成語出處:
    《梁書 曹景宗傳》:“覺耳后風,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
    332

    恩若再

    成語拼音:
    ēn ruò zài shēng
    成語解釋:
    恩惠極大如同給了第二次命。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一回:“勾踐囚于吾國……今吾復其社稷,恩若再。”
    333

    風趣橫

    成語拼音:
    fēng qù héng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幽默、詼諧。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5回:“這樣風趣橫的事,只有請笑庵自講最妙。”
    334

    顧盼姿

    成語拼音:
    gù pàn shēng zī
    成語解釋:
    姿:姿色,姿態。回首抬眼之間就有美妙的姿色。形容眉目傳神,姿態動人。
    成語出處:
    三國·魏·嵇康《贈秀才入軍》:“風馳電逝,躡景追風;凌歷中原,顧盼姿。”
    335

    茍且偷

    成語拼音:
    gǒu qiě tōu shēng
    成語解釋:
    不求長遠利益;只圖眼前存。茍且:得過且過;偷:貪圖存。
    成語出處:
    宋 王令《與杜子長書》:“令貧無資,身術從禮,有責不敢易。受寒餓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茍且偷。”
    336

    廣文先

    成語拼音:
    guǎng wén x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①唐杜甫稱鄭虔為“廣文先”。據《新唐書·鄭虔傳》載,玄宗愛鄭虔才,為置廣文館,以之為博士。②泛指清苦閑散的儒學教官。
    成語出處:
    據《新唐書·鄭虔傳》載,玄宗愛鄭虔才,為置廣文館,以之為博士。唐·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官獨冷;早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飯不足。”
    337

    虎虎有

    成語拼音:
    hǔ hǔ yǒu shēng qì
    成語解釋:
    虎虎:勇猛威武的樣子。形容氣勢威猛,有旺盛的命力
    成語出處:
    郭沫若《賈長沙痛哭》:“他那篇有名的萬言書《陳政事書》,在兩千年后的今日雖然都還虎虎有氣,但在當時的權貴者卻字字都是眼中釘。”
    338

    虎口逃

    成語拼音:
    hǔ kǒu táo shēng
    成語解釋:
    從老虎嘴里逃脫出來。比喻從險境中逃出來。也作“虎口余”。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朱砂擔滴水浮漚記》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急騰騰再不消停。”
    339

    歡若平

    成語拼音:
    huān ruò píng shēng
    成語解釋:
    :平素;平時。像平素久已相交一樣地歡樂。
    成語出處:
    清 張元賡《張氏卮言 陳友石》:“即邀至船中,茶罷對奕,歡若平。”
    340

    成語拼音:
    hé shēng ěr
    成語解釋:
    耳:耳狀物。禾頭長出牙蘗,莊稼就報廢。災年的象征
    成語出處:
    南唐·李建勛《閑出書懷》:“溪田雨漲禾耳,原野鶯啼黍熟時。”
    * 關于生生的成語 形容生生的成語 描述生生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