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貪污的成語 (14個)
-
1
濫官污吏
- 成語拼音:
- làn guān wū lì
- 成語解釋:
- 貪污腐化的官吏
- 成語出處:
- 元 岳伯川《鐵拐李》第一折:“一月前上司行文書來,說俺鄭州濫官污吏較多。”
-
2
貪污腐化
- 成語拼音:
- tān wū fǔ huà
- 成語解釋:
- 利用職權;非法地取得財物;過著糜爛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周恩來選集 上卷 抗戰軍隊的政治工作》:“一切高傲的出頭的空談的惡習,以至貪污腐化的生活,必須克服與排除。”
-
3
貪污狼藉
- 成語拼音:
- tān wū láng jiè
- 成語解釋:
- 謂貪財納賄,行為不檢,聲名敗壞。
- 成語出處:
- 《晉書·何充傳》:“敦兄含時為廬江郡,貪污狼藉。”
-
4
貪污受賄
- 成語拼音:
- tān wū shòu huì
- 成語解釋:
- 利用職權非法取得錢財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盜竊國家財產,貪污受賄,這是現錢買賣,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錯。”
-
5
一清如水
- 成語拼音:
- yī qīng rú shuǐ
- 成語解釋:
- 形容為官廉潔,不貪污、不受賄。也形容十分清潔。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船頭上一清如水,鄭氏不知利害,徑蹌上船。”
-
6
貪墨成風
- 成語拼音:
- tān mò chéng fēng
- 成語解釋:
- 墨:不潔;貪墨:官吏受賄。官吏貪污受賄的風氣盛行。形容吏治腐敗。
- 成語出處:
- 《左傳·昭公十四年》:“貪以敗官為墨。”
-
7
貪墨之風
- 成語拼音:
- tān mò zhī fēng
- 成語解釋:
- 墨:不潔;貪墨:官吏受賄。官吏貪污受賄的風氣盛行。形容吏治腐敗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十四年》:“貪以敗官為墨。”
-
8
濫吏贓官
- 成語拼音:
- làn lì zāng guān
- 成語解釋:
- 濫:貪得。貪污腐化的官吏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大劫牢》第一折:“莫不是濫吏贓官,將民業攘。”
-
9
簠簋不飭
- 成語拼音:
- fǔ guǐ bù chì
- 成語解釋:
- 簠、簋:都是古代食器,也用作放祭品;不飭:不整飭。借指貪污。舊時彈劾貪吏常用此語。
- 成語出處:
- 《漢書·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飭’。”
-
10
廉潔奉公
- 成語拼音: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成語解釋:
- 廉潔: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貪污;不受賄;一心為公。
- 成語出處:
- 孫力《都市風流》第12章:“你廉潔奉公,不就是個大公務員嗎?”
-
11
廉明公正
- 成語拼音:
-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廉明:清廉,不貪污受賄。不貪污受賄,清明公正。
- 成語出處:
-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第十一卷:“以爾廉平公正,命長郡治。”
-
12
簠簋不修
- 成語拼音:
- fǔ guǐ bù xiū
- 成語解釋:
- 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貪污
- 成語出處:
- 唐·顏真卿《贈司空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車,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未至前一無所問,而今而后,義不相容。”
-
13
非錢不行
- 成語拼音:
- fēi qián bù xíng
- 成語解釋:
- 指官場黑暗,貪污成風,辦事沒有錢打通關節是行不通的
- 成語出處:
- 唐·張鷟《朝野僉載》:“愔問故,答曰:‘當今之選,非錢不行。’”
-
14
寡廉鮮恥
- 成語拼音: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成語解釋:
- 寡、鮮:少;廉:廉潔;不貪污;恥:羞愧;羞恥。原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沒有操守;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 關于貪污的成語 形容貪污的成語 描述貪污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