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王天下的成語 (9個)
-
1
天王下界
- 成語拼音:
- tiān wáng xià jiè
- 成語解釋:
- 天王:天神;下界:下凡。比喻威嚴的吏役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若到鄉里愚百姓家,便是天王下界,黑煞神臨凡一般。”
-
2
富有天下
- 成語拼音:
- fù yǒu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有:享有,占有;天下:指全國。充分享有全國的財富。形容帝王最為富有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榮辱》:“夫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所同欲也。”
-
3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成語拼音:
- pǔ tiān zhī xià,mò fēi wáng tǔ
- 成語解釋:
- 普:普遍,全。蒼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轄地。指大一統思想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
4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成語拼音:
- pǔ tiān zhī xià,mò fēi wáng tǔ
- 成語解釋:
- 溥:通“普”,普遍,全。蒼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轄地。指大一統思想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
5
垂拱而治
- 成語拼音:
- chuí gǒ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費力;治:平安。古時比喻統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 成語出處:
- 《尚書·武成》:“諄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
-
6
犬牙盤石
- 成語拼音:
- quǎn yá pán shí
- 成語解釋:
- 《史記·孝文本紀》:“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盤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強。”后因稱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鞏固統治為“犬牙盤石”。
- 成語出處:
- 《史記·孝文本紀》:“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盤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強。”
-
7
握發吐哺
- 成語拼音:
- wò fā tǔ bǔ
- 成語解釋:
- 《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后因以“握發吐哺”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殷
- 成語出處:
- 《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
-
8
周公吐哺
- 成語拼音:
- zhōu gōng tǔ bǔ
- 成語解釋:
-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后用為在位者禮賢下士之典實。
- 成語出處:
-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
9
天高聽卑
- 成語拼音:
- tiān gāo tīng bēi
- 成語解釋:
- 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間最卑微的地方。舊時稱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宋微子世家》:“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
* 關于王天下的成語 形容王天下的成語 描述王天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