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然然的成語 (329個)

    241

    大謬不

    成語拼音:
    dà miù bù rán
    成語解釋:
    指非常錯誤;實際完全不是這樣。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者夫!”
    242

    不可

    成語拼音:
    duàn rán bù kě
    成語解釋:
    :堅決果斷的樣子;可:可以,能夠。指堅決或絕對不能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1卷:“景清道:‘賢侄,此事斷不可。’”
    243

    失色

    成語拼音:
    dá rán shī sè
    成語解釋:
    恐懼使得人變了神色。
    成語出處:
    宋 蘇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聞千馬騎馳過,劍槊相摩,終夜有聲,從者怛失色。”
    244

    防患未

    成語拼音:
    fáng huàn wèi rán
    成語解釋:
    防:防備;患:災禍;:這樣;如此;未:沒有成為事實;沒有這樣。在事故或災難發生之前就采取預防措施。
    成語出處:
    《明史 于謙傳》:“乞敕內外守備各巡撫加意整飭,防患未。”
    245

    成章

    成語拼音:
    fěi rán chéng zhāng
    成語解釋:
    非常有文采;出口便成章。斐:有文采的樣子。也用以形容才干或聲名顯耀。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46

    改圖

    成語拼音:
    fān rán gǎi tú
    成語解釋:
    迅速改變過來,另作打算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呂凱傳》:“將軍若能翻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
    247

    改途

    成語拼音:
    fān rán gǎi tú
    成語解釋:
    幡:通“翻”;幡:很快而徹底;途:途徑。指迅速地完全改變原來的道路。
    成語出處:
    《孟子·萬章上》:“湯三使往聘之,既而幡改途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
    248

    可觀

    成語拼音:
    fěi rán kě guān
    成語解釋:
    :有文采的樣子。形容才干或聲名顯著
    成語出處:
    朱自清《經典常談·尚書第三》:“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績也斐可觀。”
    249

    忿作色

    成語拼音:
    fèn rán zuò sè
    成語解釋:
    因忿怒而變了臉色。
    成語出處:
    孫臏《孫臏兵法 威王問》:“田忌忿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日其急則也。”
    250

    功到自

    成語拼音:
    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成語解釋:
    下了足夠功夫,事情自就會取得成效。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這師父原來只是思鄉難息!若要那三三行滿,有何難哉!常言道:‘功到自成’哩!”
    251

    環堵蕭

    成語拼音:
    huán dǔ xiāo rán
    成語解釋:
    環堵:玶著四堵墻;蕭:蕭條的樣子。形容室中空無所有,極為貧困。
    成語出處:
    《晉書 陶潛傳》:“環堵蕭,不蔽風日,短褐穿結。”
    252

    海內澹

    成語拼音:
    hǎi nèi dàn rán
    成語解釋:
    海內:四海之內;澹:安靜的樣子。形容國家安定,生活正常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揚雄傳》:“海內澹,永亡邊城之災,金革之患。”
    253

    而怒

    成語拼音:
    hè rán ér nù
    成語解釋:
    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樣子。
    成語出處:
    254

    而愈

    成語拼音:
    huò rán ér yù
    成語解釋:
    :很快的樣子。很快病就好了。
    成語出處:
    魯迅《父親的病》:“只一服,便霍而愈了。”
    255

    泉達

    成語拼音:
    huǒ rán quán dá
    成語解釋:
    比喻形勢發展迅猛。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泉之始達。”
    256

    若失

    成語拼音:
    huǎng rán ruò shī
    成語解釋: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寧,不知如何是好。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9回:“金鐘兒聽了這一番言語,恍若失,心上愧悔的無地自容。”
    257

    無知

    成語拼音:
    hún rán wú zhī
    成語解釋:
    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九回:“那賊渾不知,不言不語。”
    258

    之氣

    成語拼音:
    hào rán zhī qì
    成語解釋:
    :盛大的樣子;氣:精神;氣概。正大剛直的精神、氣質。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之氣。”
    259

    自失

    成語拼音:
    huǎng rán zì shī
    成語解釋:
    :仿佛;自失:好像失去了什么。形容猛醒悟后,心神不定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7卷:“程客恍自失道:‘莫非是做夢么?’”
    260

    不動

    成語拼音:
    jì rán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寂:寂靜。寂靜無聲,一點動靜都沒有。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易》無思也,無為也,寂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 關于然然的成語 形容然然的成語 描述然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