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然然的成語 (329個)

    201

    糠照薪

    成語拼音:
    rán kāng zhào xīn
    成語解釋:
    燒糠照明。比喻勤奮學習。同“糠自照”。
    成語出處:
    《太平廣記》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憂,因流寓青、齊間,糠照薪,俾夜作晝,覽書數千卷。”
    202

    死灰復

    成語拼音:
    sǐ huī fù rán
    成語解釋:
    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韓長孺列傳》:“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乎?’田甲曰:‘即溺之。’”
    203

    寡味

    成語拼音:
    suǒ rán guǎ wèi
    成語解釋:
    寡:少,缺少。毫無意味或毫無興致的樣子。
    成語出處:
    劉師培《論近世文學之變遷》:“以空疏者為之,則枯木朽荄,索寡味,僅得其轉折波瀾。”
    204

    頭角嶄

    成語拼音:
    tóu jiǎo zhǎn rán
    成語解釋:
    頭角:比喻顯露的才華;嶄:突出的樣子。比喻年輕人才華橫溢
    成語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見頭角。”
    205

    處之

    成語拼音:
    tài rán chǔ zhī
    成語解釋:
    形容遇事鎮定自如。也指對事不放在心上;采取無所謂的態度。
    成語出處:
    《續資治通鑒 元順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處之,若承平無事,此事安逸所以為根本之禍者也。”
    206

    自足

    成語拼音:
    tián rán zì zú
    成語解釋:
    謂胸中恬淡,無處不感到滿足。
    成語出處:
    《西湖佳話·孤山隱跡》:“故和靖能高臥孤山,而足跡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從無一日不恬自足,誠甘心于隱,而非假借也。”
    207

    不動

    成語拼音:
    wéi rán bù dòng
    成語解釋:
    :高大的樣子。形容高聳挺立,穩固而不為外力所動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道者若丘山,嵬不動,行者以為期。”
    208

    如生

    成語拼音:
    wǎn rán rú shēng
    成語解釋:
    :仿佛。指人死后仿佛和活著一樣
    成語出處:
    209

    在目

    成語拼音:
    wǎn rán zài mù
    成語解釋:
    :仿佛。如同清楚地呈現于視野中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公安二圣奪重修天王殿疏》:“使來者一人斯堂,而文獻宛在目。”
    210

    想當

    成語拼音:
    xiǎng dāng rán
    成語解釋:
    憑主觀推斷,認為事情大概是或應該是這樣。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耳。”
    211

    想當

    成語拼音:
    xiǎng dāng rán ěr
    成語解釋:
    耳:而已,罷了。憑主觀推斷,應該是這樣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耳。”
    212

    塵外

    成語拼音:
    xiāo rán chén wài
    成語解釋:
    :清靜寂寞的樣子;塵:塵世。形容極為超脫,不被俗情雜物所累
    成語出處: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下卷:“又詩中多言梅花及山林閑話之趣,故筆墨間時覺蕭塵外。”
    213

    物外

    成語拼音:
    xiāo rán wù wài
    成語解釋:
    物外:自身以外的一切。形容極為超脫,不為俗情雜務所煩擾。
    成語出處:
    《清朝野史大觀》卷九:“蕭物外,自得天機,吾不如傅青主。”
    214

    興致索

    成語拼音:
    xìng zhì suǒ rán
    成語解釋:
    一點兒興趣都沒有。
    成語出處:
    清·王韜《瀛壖雜志》:“卓午來游者,絡繹不絕。溽暑蒸郁,看花之興味索矣。”
    215

    易地皆

    成語拼音:
    yì dì jiē rán
    成語解釋:
    易:更換;皆:都一樣。改換到別人的環境,也會像別人那樣看待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顏子易地則皆。”
    216

    易地則皆

    成語拼音:
    yì dì zé jiē rán
    成語解釋:
    易:更換;皆:都一樣。改換到別人的環境,也會像別人那樣看待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顏子易地則皆。”
    217

    雅量豁

    成語拼音:
    yǎ liàng huò rán
    成語解釋:
    雅量:寬宏的度量;豁:開闊,通達。度量寬宏,品性豁達
    成語出處:
    《晉書·李壽載記》:“敏而好學,雅量豁。”
    218

    一目了

    成語拼音:
    yī mù liǎo rán
    成語解釋:
    目:看。了:明明白白的樣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7卷:“見得道理透后,從高視下,一目了。”
    219

    不屑

    成語拼音:
    yí rán bù xiè
    成語解釋:
    :泰;不屑:輕視。心中泰,毫不在意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深公得此義,夷不屑。”
    220

    神往

    成語拼音:
    yōu rán shén wǎng
    成語解釋:
    :遙遠的樣子;神往:一心向往。形容心神似乎要飛到某個地方
    成語出處:
    錢杏邨《死去了的阿Q時代》:“讀這一段,使我們悠神往。”
    * 關于然然的成語 形容然然的成語 描述然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