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然然的成語 (329個)

    261

    一身

    成語拼音:
    jié rán yī shēn
    成語解釋:
    :孤獨的樣子。孤單單的一個人。
    成語出處:
    宋 周煇《清波雜志》第八卷:“歲月滋久,根深蒂結,生育男女,于義有不可負者,兼渠孑一身,無所依傍,處性不能自立。”
    262

    有悟

    成語拼音:
    jǐng rán yǒu wù
    成語解釋:
    :覺悟的樣子。有所覺悟。
    成語出處:
    《詩經 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朱熹:“憬,覺悟也。”
    263

    有序

    成語拼音:
    jǐng rán yǒu xù
    成語解釋:
    :整整齊齊的樣子。有條理;有次序;整齊不亂。
    成語出處:
    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以制產、重農、救荒分三事……井有序。”
    264

    聚訟紛

    成語拼音:
    jù sòng fēn rán
    成語解釋:
    聚:集中;訟:爭辯。言論多而雜亂,看法不一致
    成語出處:
    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此其義后賢聚訟紛,謂其徒尚有形之利,而不數無形之利。”
    265

    獨存

    成語拼音:
    kuī rán dú cún
    成語解釋:
    形容經過變亂而惟一幸存的事物。
    成語出處:
    漢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獨存。”
    266

    毛骨悚

    成語拼音:
    máo gǔ sǒng rán
    成語解釋:
    毛:頭發和汗毛;骨:指脊背;悚:害怕的樣子。毛發豎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懼驚駭。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2回:“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出了一身冷汗。”
    267

    不語

    成語拼音:
    mò rán bù yǔ
    成語解釋:
    沉默著不說一句話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6回:“夷吾嘿不語。”
    268

    順風

    成語拼音:
    mí rán shùn fēng
    成語解釋:
    望風順從。
    成語出處:
    唐·張說《廣州督督嶺南按察五府經略使宋公遺愛碑頌》:“幅員萬里,馴致九譯,詔書下日,靡順風。”
    269

    無聲

    成語拼音:
    mò rán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默:靜默。不聲不響,一句話也不說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梁孝王世家》:“于是景帝默默無聲。”
    270

    兀坐

    成語拼音:
    míng rán wù zuò
    成語解釋:
    :沉寂的樣子;兀坐:端坐。靜靜地獨自端坐著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項脊軒志》:“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兀坐,萬籟有聲。”
    271

    無知

    成語拼音:
    měng rán wú zhī
    成語解釋:
    懵:無知的樣子。一無所知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除讀書屬文外,其它懵無知。”
    272

    一身

    成語拼音:
    miǎo rán yī shēn
    成語解釋:
    :微小的樣子。孤孤單單一個人。形容力量微小
    成語出處:
    宋·陳亮《與石應之》:“古之君子以渺一身而能與天地并立者,豈周旋上下委曲彌縫之所能辦哉!”
    273

    滿坐寂

    成語拼音:
    mǎn zuò jì rán
    成語解釋:
    坐:同“座”,座位。全場靜悄悄的
    成語出處:
    清·張潮《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無敢嘩者。”
    274

    囊橐蕭

    成語拼音:
    náng tuó xiāo rán
    成語解釋:
    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財物,沒有什么積蓄
    成語出處:
    《重修揚州府志》第48卷:“以疾歸,囊橐蕭,圖書數卷而已。”
    275

    飄飄

    成語拼音:
    piāo piāo rán
    成語解釋:
    由于迷戀某人或懷有極大的驕傲自大情緒而感到輕飄飄。形容得意
    成語出處: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裴湛》:“神清氣爽,飄飄有凌云之意。”
    276

    大物

    成語拼音:
    páng rán dà wù
    成語解釋:
    :高且大的樣子。形容外表強大;事實上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東西。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驢》第19卷:“虎見之,龐大物也,以為神。”
    277

    遠翥

    成語拼音:
    piāo rán yuǎn zhù
    成語解釋:
    翥:向高處飛。輕快地向高處飛去。比喻放棄權利之爭,遠離庸俗的官場
    成語出處:
    蔡鍔《致唐繼堯皓電》:“儕輩中果有三數人身先引退,飄遠翥,實足以對于今日號稱偉人志士、英雄豪杰一流直接下一針砭,為后來留一榜樣。”
    278

    不群

    成語拼音:
    què rán bù qún
    成語解釋:
    謂堅守志操,不同流俗。
    成語出處:
    晉·張方《楚國先賢傳》:“少而修德雅正,確不群。”
    279

    足音

    成語拼音:
    qióng rán zú yīn
    成語解釋:
    跫:腳步聲。原指長期住在荒涼寂寞的地方,對別人的突來訪感到欣悅。后常比喻難得的來客。
    成語出處:
    《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而喜矣。”
    280

    荻讀書

    成語拼音:
    rán dí dú shū
    成語解釋:
    :“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梁世彭城劉綺,交州刺史勃之孫,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尺寸折之,明夜讀。”
    * 關于然然的成語 形容然然的成語 描述然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