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1461個)
-
101
不日不月
- 成語拼音:
- bù rì bù yuè
- 成語解釋:
- 指不計日月,沒有期限。
- 成語出處:
- 《詩經 王風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鄭玄注:“行役反無日月。”
-
102
出入無常
- 成語拼音:
- chū rù wú cháng
- 成語解釋:
- 出:出現;沒:隱沒。出現與隱沒沒有規律,捉摸不定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以處熒惑”司馬貞索隱引晉灼云:“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司無道,出入無常。”
-
103
查無實據
- 成語拼音:
- chá wú shí jù
- 成語解釋:
- 查究起來,沒有確實的根據或證據。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01回:“那兩個差頭,白白的又發了一注子大財,只以‘查無實據’稟報縣公完事。”
-
104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 成語出處:
-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是遭此大禍,兒子官職還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
105
掐頭去尾
- 成語拼音:
- qiā tóu qù wěi
- 成語解釋:
- 指事物只剩下中間的一部分;或指沒頭沒尾;看不清脈絡。也指去掉沒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
- 成語出處:
- 蔣子龍《拜年》:“一個月趕上倆節日,掐頭去尾,一個月連半個月的活也干不上了!”
-
106
無情無緒
- 成語拼音:
- wú qíng wú xù
- 成語解釋:
- 沒有心思,苦悶無聊。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無情無緒。”
-
107
循環無端
- 成語拼音:
- xún huán wú duān
- 成語解釋:
- ①往復回旋,沒有終始。②形容反復進行,沒完沒了。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勢》:“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
108
不得已而求其次
- 成語拼音:
- 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
- 成語解釋:
- 次:差一點。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來湊合
- 成語出處:
- 曹靖華《嘆往昔,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鴻溝’上沒有‘橋梁’,只好‘繞道東京’了。”
-
109
不顧前后
- 成語拼音:
- bù gù qián h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毫無顧忌。《紅樓夢》一二○回:“不是說句不顧前后的話:當初東府里太爺,倒是修煉了十幾年,也沒有成仙。這佛是更難成。”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一二○回:“不是說句不顧前后的話:當初東府里太爺,倒是修煉了十幾年,也沒有成仙。這佛是更難成。”
-
110
炒冷飯
- 成語拼音:
- chǎo lěng f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做事全是重復過去的,沒有新的內容
- 成語出處:
- 孫犁《蕓齋瑣談》:“我認為是炒冷飯,讀起來沒有味道。”
-
111
唇亡齒寒
- 成語拼音: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成語解釋:
- 亡:沒有。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兩者關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關。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
112
出言無狀
- 成語拼音:
- chū yán wú zhuàng
- 成語解釋:
- 說話放肆,沒有禮貌。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沒好氣,他卻自以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無狀起來。”
-
113
功不成,名不就
- 成語拼音:
- gōng bù chéng,míng bù jiù
- 成語解釋:
- 就:成。比喻事情沒成功,沒有撈到什么好處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9回:“若是老爺就是這樣做去,到了功不成,名不就的時候,老爺說奴才沒有良心……不告訴老爺。”
-
114
光桿司令
- 成語拼音:
- guāng gǎn sī lìng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士兵的司令,形容孤立的一個人
- 成語出處:
- 曲波《林海雪原》:“謝文東是個光桿司令,除了他的五個兒子一個女婿和七個馬弁之外,再沒有什么軍事力量。”
-
115
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116
沒屋架梁
- 成語拼音:
- méi wū jià li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中生有。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四卷:“更有一等狠心腸的人,偏要從家門首打墻腳起:詐害親戚,侵占鄉里,受投獻,窩盜賊,無風起浪,沒屋架梁。”
-
117
如入無人之境
- 成語拼音:
- rú rù wú rén zhī jìng
- 成語解釋:
- 境:地方。象到了沒有人的地方。比喻打仗節節勝利,沒有遇到抵抗。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 漢書 杜重威傳》:“每敵騎數十驅漢人千萬過城下,如入無人之境,重威但登陴注目,略無邈取之意。”
-
118
無風作浪
- 成語拼音:
- wú fēng zuò làng
- 成語解釋:
- 沒有風卻掀起了波浪。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魯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卻于‘她’字沒有諷過。答曰:那是譯 She 的,并非無風作浪。”
-
119
聞所未聞
- 成語拼音:
- wén suǒ wèi wén
- 成語解釋:
- 聞:聽到;未:沒有。聽到的是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形容傳說的事物或消息新鮮、奇特。
- 成語出處:
-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未聞。”
-
120
行而未成
- 成語拼音:
- xíng ér wèi chéng
- 成語解釋:
- 行:從事;成:成功。雖然行動了但沒有成功。比喻時機還沒有成熟
- 成語出處:
- 《周易·乾》:“文言曰: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費用也。”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形容有沒有的成語 描述有沒有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