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1457個)

    441

    禍福無常

    成語拼音:
    huò fú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指禍與福固定不變的常規。
    成語出處:
    明·孫梅錫《琴心記·長門望月》:“禍福無常,憂喜難定,圣上一日心悔,娘娘便榮還,何苦悲凄。”
    442

    禍福無門

    成語拼音:
    huò fú wú mén
    成語解釋:
    無門:定數;不是天意。災禍與好運的來臨全不是命中注定的;全是人們自己招引來的。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443

    毫發無遺

    成語拼音:
    háo fà wú yí
    成語解釋:
    毫:細毛;發:頭發;毫發:比喻細微;遺:遺漏。形容一絲一毫的遺漏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進順宗皇帝實錄表狀》:“致差誤,圣明所監,毫發無遺,恕臣不逮。”
    444

    后會難期

    成語拼音:
    hòu huì nán qī
    成語解釋:
    會:會見,見面;期:約定的時間。以后相會一定的日期。指以后很難見面了
    成語出處:
    北朝·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大統寺》:“老翁送元寶出,云:‘后會難期。’”
    445

    何患無辭

    成語拼音:
    hé huàn wú cí
    成語解釋:
    何患:哪怕;辭:言辭。哪里用得著擔心話說呢?常與“欲加之罪”連用,表示壞人誣陷好人時,無端捏造罪名,還說得振振詞。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十年》:“不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446

    揮霍無度

    成語拼音:
    huī huò wú dù
    成語解釋:
    任意花錢節制。揮霍;亦作“揮攉”。搖手稱揮;反手稱攉。引申為任意花錢。度:限度。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2回:“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不敢交與他。”
    447

    后患無窮

    成語拼音:
    hòu huàn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患:災難、憂患;窮:盡。指今后的憂患是窮盡的。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武帝紀》:“夫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為后患。”
    448

    后繼無人

    成語拼音:
    hòu jì wú rén
    成語解釋:
    繼:接續;繼承。繼承的人。
    成語出處:
    羅瑞卿《黨的三大作風的楷模——回憶周總理》:“這位老中醫的醫術得到應的重視,而且后繼無人。”
    449

    海闊天空

    成語拼音:
    hǎi kuò tiān kōng
    成語解釋:
    闊:遼闊。像海一樣遼闊;像天空一樣邊際。指天地寬廣無邊。原比喻人心胸開闊;無拘無束。現常用來形容漫無邊際的議論或隨意漫談;中心。
    成語出處:
    唐 劉氏瑤《暗別離》:“朱弦暗斷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空不知處。”
    450

    昏聵無能

    成語拼音:
    hūn kuì wú néng
    成語解釋: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能力。比喻頭腦糊涂,能力,分不清是非。
    成語出處:
    451

    荒謬絕倫

    成語拼音:
    huāng miù jué lún
    成語解釋:
    荒謬:非常不合情理;倫:類;絕倫:可以跟它類比的。比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形容荒唐、錯誤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清 龔自珍《語錄》:“此等依托乃得罪孔子之尤,荒謬絕倫之作,作者可醢也。”
    452

    好謀無斷

    成語拼音:
    hào móu wú duàn
    成語解釋:
    好:喜愛,喜好;謀:計謀,謀劃。愛用計謀,但缺少決斷。形容人空心計而膽略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1回:“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453

    河清海晏

    成語拼音:
    hé qīng hǎi yàn
    成語解釋:
    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成語出處:
    唐 顧況《八月五日歌》:“率土普天無不樂,河清海晏窮寥廓。”
    454

    橫七豎八

    成語拼音:
    héng qī shù bā
    成語解釋:
    的橫著;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條理。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4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女,不計其數。”
    455

    黑漆一團

    成語拼音:
    hēi qī yī tuán
    成語解釋:
    ①指墨團。②形容非常黑暗,一點光明。或對人對事一無所知。
    成語出處:
    巴金《談〈秋〉》:“但是作為讀者,我受不了那接連不斷的黑漆一團的結尾。”
    456

    混然天成

    成語拼音:
    hùn rán tiān chéng
    成語解釋:
    自然形成的整體,斧鑿的痕跡。
    成語出處: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胡笳十八拍》混然天成,絕無痕跡,如蔡文姬肝肺間流出。”
    457

    胡說八道

    成語拼音:
    hú shuō bā dào
    成語解釋:
    根據;不負責任的亂說一氣。也作“胡說亂道”。
    成語出處:
    宋 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手指東畫西,口中亂說亂道。”
    458

    橫僿不文

    成語拼音:
    héng sāi bù wén
    成語解釋:
    粗鄙文化。
    成語出處:
    為《大同書》辛部第十三章:“當太平之世,地地相等,無都會、鄉邑之殊……無據亂世,學校全聚京都,而鄉邑則皆橫僿不文之俗。”
    459

    何思何慮

    成語拼音:
    hé sī hé lǜ
    成語解釋:
    慮:憂。指什么可思慮的。形容胸襟開闊或無所用心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460

    回生起死

    成語拼音:
    huí shēng qǐ sǐ
    成語解釋:
    起死回生。形容醫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來希望的事物。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難言,拯憊扶危更多益。”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形容有沒有的成語 描述有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