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1457個)

    421

    弓折刀盡

    成語拼音:
    gōng zhé dāo jìn
    成語解釋:
    比喻戰斗力了,無法可想。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今日擬打羅山寨,弓折刀盡。”
    422

    溝中瘠

    成語拼音:
    gōu zhōng jí
    成語解釋:
    瘠:通“胔”,完全腐爛的尸體。暴露在山溝的尸體。指因貧困而死無葬身之地的人
    成語出處:
    宋·文天祥《正氣歌》:“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423

    管中窺豹

    成語拼音:
    guǎn zhōng kuī bào
    成語解釋:
    從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痕。比喻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從觀察到的部分推測全貌。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424

    公正無私

    成語拼音:
    gōng zhèng wú sī
    成語解釋:
    公道正直;私心。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賦》:“公正無私,反見從橫。”
    425

    剛正無私

    成語拼音:
    gāng zhèng wú sī
    成語解釋:
    剛:剛直;正:正直。剛直方正而私心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27回:“為人剛正無私,不輕一笑。”
    426

    溝中之瘠

    成語拼音:
    gōu zhōng zhī jí
    成語解釋:
    瘠:通“胔”,完全腐爛的尸體。暴露在山溝的尸體。指因貧困而死無葬身之地的人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榮辱》:“是其所以不免于凍餓,操瓢囊為溝壑中之瘠者也。”
    427

    海不波溢

    成語拼音:
    hǎi bù bō yì
    成語解釋:
    海上風平浪靜,波浪。比喻平安無事。
    成語出處: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五卷:“久矣天之不迅風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于茲矣。”
    428

    河不出圖

    成語拼音:
    hé bù chū tú
    成語解釋:
    河:指黃河。黃河當中出現河圖。古代相傳每當圣明之世時,黃河便出現河圖。因此黃河不出河圖時則不是圣明之世。指時當亂世。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429

    毫不諱言

    成語拼音:
    háo bù huì yán
    成語解釋:
    諱言:顧慮,不愿把真實情況說出來。絲毫也隱諱不說的。
    成語出處:
    430

    胡編亂造

    成語拼音:
    hú biān luàn zào
    成語解釋:
    根據、不合情理地胡亂編造
    成語出處:
    孫犁《小說雜談》:“他的小說的失敗,并不完全在這結尾上,而在整篇都是胡編亂造。”
    431

    毫不相干

    成語拼音:
    háo bù xiāng gān
    成語解釋:
    指絲毫任何聯系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回:“其實,月球并無分別,只是半個明,半個暗,盈虧圓缺,都是人眼睛現出來的景相,與月球毫不相干。”
    432

    懷才不遇

    成語拼音:
    huái cái bù yù
    成語解釋:
    懷:懷藏;才:才干;才能。很才能但是碰到賞識和重用他的人;施展的機會。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偏則自家懷才不遇。”
    433

    胡猜亂想

    成語拼音:
    hú cāi luàn xiǎng
    成語解釋:
    根據地隨意猜想。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四卷:“胡猜亂想,驚疑不定。”
    434

    患得患失

    成語拼音:
    huàn dé huàn shī
    成語解釋:
    患:憂慮。時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對個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計較。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435

    邯鄲學步

    成語拼音:
    hán dān xué bù
    成語解釋: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步:邁步走路。步伐;相傳戰國時趙國人走路的步伐、姿勢特別優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國壽陵地方幾個年輕人結伴到趙國去學習邯鄲人的走路姿勢。結果不但把趙國人的走路姿勢學到手;反而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記了;只好爬著回去。比喻模仿別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的技能丟掉了。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436

    黑燈瞎火

    成語拼音:
    hēi dēng xiā huǒ
    成語解釋:
    形容黑暗燈光。
    成語出處: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呵,你這個時候,走什么,黑燈瞎火的。”
    437

    黑燈下火

    成語拼音:
    hēi dēng xià huǒ
    成語解釋:
    形容黑暗燈光的情景。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樣子》十二:“你始終也進去。黑燈下火的教鞭教我和太太瞎抓。”
    438

    好惡不愆

    成語拼音:
    hǎo è bù qiān
    成語解釋:
    愆:差爽,失誤。好壞、善惡分明,差錯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好惡不愆,民知所適。”
    439

    禍福靡常

    成語拼音:
    huò fú mí cháng
    成語解釋:
    指禍與福固定不變的常規
    成語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記·歸田》:“禍福靡常,喜悲交集。”
    440

    呵佛罵祖

    成語拼音:
    hē fó mà zǔ
    成語解釋: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顧慮,敢做敢為。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宣鑒禪師》:“是子將來把茅蓋頭,呵佛罵祖去在。”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形容有沒有的成語 描述有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