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導的成語 (14個)
-
1
諄諄教導
- 成語拼音:
- zhūn zhūn jiào dǎo
- 成語解釋:
- 懇切、耐心地教導(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2
教導有方
- 成語拼音:
- jiào dǎo yǒu fāng
- 成語解釋:
- 教育引導很有辦法。
- 成語出處:
- 清 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九回:“凡此種種,雖然是他叔祖教導有方,也是他福至心靈,官星透露,才得一變而為聞一知十的聰明人。”
-
3
誨人不倦
- 成語拼音:
- huì rén bù juàn
- 成語解釋:
- 誨:教導;誘導;倦:厭煩。指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4
諄諄告誡
- 成語拼音:
- zhūn zhūn gào jiè
- 成語解釋:
- 懇切、耐心地勸告、教導(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 費袞《梁溪漫志 閑樂異事》:“命諸子子婦皆坐,置酒,諄諄告戒,家人見公無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
5
不吝賜教
- 成語拼音:
- bù lìn cì jiào
- 成語解釋:
- 吝:吝惜;賜:賞予;教:教導,教誨。不吝惜指點教導。請人指教的客氣話
- 成語出處:
- 魯迅《兩地書》五:“但我相信倘有請益的時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賜教的。”
-
6
明恥教戰
- 成語拼音:
- míng chǐ jiào zhàn
- 成語解釋:
- 教導士兵作戰,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因而能夠奮勇向前,殺敵取勝。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明恥教戰,求殺敵也。”
-
7
不足為訓
- 成語拼音:
- bù zú wéi xùn
- 成語解釋:
- 不足:不值得;訓:教導;規范。不值得作為行為的準則或典范。
- 成語出處:
- 明 胡應麟《詩藪》:“君詩如風螭巨鯨,步驟雖奇,不足為訓。”
-
8
誨而不倦
- 成語拼音:
- huì ér bù juàn
- 成語解釋:
- 誨:教誨,教導;倦:厭煩,疲倦。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煩
- 成語出處:
- 漢·蔡邕《彭城姜伯淮碑》:“有名物定事之能,獨見先睹之效,然猶學而不厭,誨而不倦。”
-
9
慢藏誨盜
- 成語拼音:
- màn cáng huì dào
- 成語解釋:
- 慢藏:收藏不慎;誨:教導。收藏財物不慎,等于誘人偷竊。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上》:“慢藏誨盜,冶容誨淫。”
-
10
面命耳提
- 成語拼音:
- miàn mìng ěr tí
- 成語解釋:
- 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 成語出處:
- 宋 劉克莊《擬撰科詔回奏》:“詞意有未穩處,仰荷明主親酒奎畫,不啻面命耳提。”
-
11
面命耳訓
- 成語拼音:
- miàn mìng ěr xùn
- 成語解釋:
- 命:訓誡。提著耳朵當面告訴他。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要求嚴格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十批判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評》:“而對于秦始皇,也儼然就像在面命耳訓的一樣。”
-
12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成語拼音:
- xué ér bù yàn,huì rén bù juàn
- 成語解釋:
- 厭:通“魘”,滿足;誨:教導。堅持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從不疲倦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13
一傅眾咻
- 成語拼音:
- yī fù zhòng xiū
- 成語解釋:
- 傅:教導;咻:喧鬧。一個人教導,眾人吵鬧干擾。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
14
野性難馴
- 成語拼音:
- yě xìng nán xùn
- 成語解釋:
- 馴:順服。動物的野性很難馴服。比喻人很難教導
- 成語出處: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三章:“屢次正義的反抗,決不是所謂‘野性難馴’,相反,他們是有公正合理的民族精神的。”
* 關于教導的成語 形容教導的成語 描述教導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