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持正的成語 (10個)
-
1
秉正無私
- 成語拼音:
- bǐng zhèng wú sī
- 成語解釋:
- 主持正義,沒有私念。
- 成語出處: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二回:“聞得包公秉正無私,不畏權勢。”
-
2
扶正祛邪
- 成語拼音:
- fú zhèng qū xié
- 成語解釋:
- 祛:去除。扶持正氣,去除邪氣。現用來指扶持好的事物,糾正錯誤傾向。
- 成語出處:
- 傅維康《醫藥史話·張仲景》:“所以在治療上就要運用扶正祛邪。”
-
3
平心持正
- 成語拼音:
- píng xīn chí zhèng
- 成語解釋:
- 主持公正,無所偏倚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蘇武傳》:“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
-
4
持正不撓
- 成語拼音:
- chí zhèng bù náo
- 成語解釋:
- 撓:彎曲。主持公道,不偏不向,不屈服
- 成語出處:
- 《明史·蔣冕傳》:“冕當正德之季,主昏政亂,持正不撓,有匡弼功。”
-
5
持正不阿
- 成語拼音:
- chí zhèng bù ā
- 成語解釋:
-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諛。
- 成語出處:
- 明·范濂《云間據目抄》卷一:“平居議論臧貶,務持正不阿;與人交,不以盛衰為軒輊。”
-
6
負氣仗義
- 成語拼音:
- fù qì zhàng yì
- 成語解釋:
- 憑借正氣,主持正義。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九卷:“小娥雖小,身體健壯如男子形。父親把他許了歷陽一個俠士,姓段名居貞,那人負氣仗義,交游豪俊,卻也在江湖上做大賈。”
-
7
縱曲枉直
- 成語拼音:
- zòng qǔ wǎng zhí
- 成語解釋:
- 指縱容有錯誤的人卻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義。
- 成語出處:
- 《抱樸子·內篇·微旨》:“縱曲枉直,廢公為私,刑加無辜。”
-
8
仗氣直書
- 成語拼音:
- zhàng qì zhí shū
- 成語解釋:
- 仗:依靠,憑借。指堅持正義,毫不隱諱地寫出真相
- 成語出處:
- 《陳書·后主紀》:“其有負能仗氣,擯壓當時,……亦宜去此幽谷,翔茲天路。”
-
9
仗義執言
- 成語拼音:
- zhàng yì zhí yán
- 成語解釋:
- 仗義:主持正義;執言:說公道話。主持正義;說公道話。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國悔罪,王室之福。”
-
10
仗義直言
- 成語拼音:
- zhàng yì zhí yán
- 成語解釋:
- 仗義:主持正義。指伸張正義,說公道話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回》:“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直言,救民水火。”
* 關于持正的成語 形容持正的成語 描述持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