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思想的成語 (208個)

    141

    人心向背

    成語拼音:
    rén xīn xiàng bèi
    成語解釋:
    人心:眾人的感情、愿望。向:歸向;擁護。人們的有的歸向;有的背離。指人們是擁護還是反對。
    成語出處:
    宋 魏了翁《鶴山文集》:“師老財殫,幣輕物貴,常產既竭,本根易搖,此人心向背之幾也。”
    142

    如飲醍醐

    成語拼音:
    rú yǐn tí hú
    成語解釋:
    比喻使人上一下就通了。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少卿妙論,令我聞之如飲醍醐。”
    143

    入主出奴

    成語拼音:
    rù zhǔ chū nú
    成語解釋:
    原意是崇信了一種學說,必然排斥另一種學說;把前者奉為主人,把后者當作奴仆。后比喻學術上的宗派主義。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原道》:“不入于老,則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144

    四大皆空

    成語拼音:
    sì dà jiē kōng
    成語解釋:
    佛教用語;指宇宙間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虛的(這是一種消極)。古代印度認為地、水、火、風是構成宇宙的四種元素;稱為“四大”。佛教則稱堅、濕、暖、動的性能為“四大”;并認為人身亦由此“四大”構成。因此;“四大”有時也代稱人身。后一般用來表示塵念俱消;無牽無掛。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一心無掛,四大皆空。”
    145

    世道人情

    成語拼音:
    shì dào rén qíng
    成語解釋:
    泛指社會的道德風尚和人們的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5回:“雖不敢說歷盡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領悟了些須。”
    146

    世道人心

    成語拼音:
    shì dào rén xīn
    成語解釋:
    社會的風氣,人們的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李溫陵傳》:“細心讀之,其破的中款之處,大有補于世道人心。”
    147

    勝讀十年書

    成語拼音: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成語解釋:
    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獲。形容上收益極大。
    成語出處:
    《二程全書 遺書二十二上 伊川語錄》:“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若一日有所得,何止勝讀十年書也。”
    148

    輸攻墨守

    成語拼音:
    shū gōng mò shǒu
    成語解釋:
    輸:公輸般,即戰國時期有名木匠“魯般”;墨:墨子,戰國時期家。比喻攻守雙方力量相仿,各顯神通
    成語出處:
    戰國·宋·墨翟《墨子·公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般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拒之。公輸般之攻械盡,子墨子守御有余。”
    149

    市民文學

    成語拼音:
    shì mín wén xué
    成語解釋:
    封建社會后期,適應城市居民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文學。內容大多描寫市民社會的生活和悲歡離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階層的和愿望。宋元明話本是其代表作品。
    成語出處:
    150

    死腦筋

    成語拼音:
    sǐ nǎo jīn
    成語解釋:
    僵化固執的人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小爺叔,你真是死腦筋,旁人的話,哪里聽得那么多。”
    151

    聲氣相投

    成語拼音:
    shēng qì xiāng tóu
    成語解釋:
    指朋友間一致,性情投合。
    成語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9回:“自然是聲氣相投,定行見用于世,各著功名,可勝欣賞。”
    152

    深入人心

    成語拼音:
    shēn rù rén xīn
    成語解釋:
    深深地進入人們的心里。指、理論、措施等深為人們理解和接受。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20回:“且君新得諸侯,非有存亡興滅之德,深入人心,恐諸侯之兵,不為我用!”
    153

    傻頭傻腦

    成語拼音:
    shǎ tóu shǎ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糊涂,愚笨癡呆。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寶玉還是那么傻頭傻腦的,這么說起來,比頭里竟明白多了。'
    154

    隨心所欲

    成語拼音:
    suí xīn suǒ yù
    成語解釋:
    隨著自己的意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隨:聽任;欲:要。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寶玉終是個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隨心所欲。”
    155

    詩以言志

    成語拼音:
    shī yǐ yán zhì
    成語解釋:
    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和志趣。亦作“詩言志”、“詩以道志”。
    成語出處:
    《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156

    少壯派

    成語拼音:
    shào zhuàng pài
    成語解釋:
    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的一群人。指邀進,敢做敢的年輕人
    成語出處:
    錢鐘書《圍城》:“學校里已經什么‘粵派’、‘少壯派’、‘留日派’鬧得烏煙瘴氣了。”
    157

    脫骨換胎

    成語拼音:
    tuō gǔ huàn tāi
    成語解釋:
    道教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脫凡胎為圣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得到徹底改造
    成語出處: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盛蘊真:你卻是脫骨換胎。”
    158

    同流合污

    成語拼音:
    tóng liú hé wū
    成語解釋:
    、言行與惡劣的風氣、污濁的世道相合。多指跟著壞人一起做壞事。流:流俗。
    成語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159

    陶镕鼓鑄

    成語拼音:
    táo róng gǔ zhù
    成語解釋:
    陶镕:燒制陶器;鼓鑄:冶煉金屬。比喻給人的、性格以有益的影響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60回:“軍機處各大臣,雖經洋翰林、洋進士一番陶镕鼓鑄,也只曉得‘立憲,立憲’!”
    160

    脫胎換骨

    成語拼音:
    tuō tāi huàn gǔ
    成語解釋: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脫凡胎為圣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得到徹底改造。
    成語出處:
    宋 葛長庚《沁園春 贈胡葆元》:“常溫養,使脫胎換骨,身在云端。”
    * 關于思想的成語 形容思想的成語 描述思想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