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得得的成語 (310個)

    181

    馬上天下

    成語拼音: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喻指武功建國。
    成語出處: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
    182

    妙手偶

    成語拼音:
    miào shǒu ǒu dé
    成語解釋:
    技術高超的人,偶然間即可到。也用來形容文學素養很深的人,出于靈感,即可偶然間到妙語佳作。
    成語出處:
    宋·陸游《文章》詩:“文章本天成,妙手偶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183

    買王

    成語拼音:
    mǎi wáng dé yáng
    成語解釋:
    ①謂想買王獻之字,卻到了羊欣的字。意為差強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畫雖然逼真而終差一等。
    成語出處:
    唐·張懷瑾《書斷》:“時人云:‘買王羊,不失所望。’”
    184

    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成語拼音:
    pīn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
    成語解釋: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8回:“拼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185

    志滿

    成語拼音:
    qì dé zhì mǎn
    成語解釋:
    形容春風意,心滿意足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韓愈《荊潭唱和詩序》:“是故文章之作,恒發于羈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志滿,非性能而好之則不暇以為。”
    186

    情非

    成語拼音:
    qíng fēi dé yǐ
    成語解釋:
    情況出于不已。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適才躲避桌下,自知失儀露丑,實系情非已,諸位姐姐莫要發笑。”
    187

    求漿

    成語拼音:
    qiú jiāng dé jiǔ
    成語解釋:
    漿:飲料。比喻所過于所求。
    成語出處:
    唐 張鷟《朝野僉載》:“歲在申酉,求漿酒。”
    188

    千軍易,一將難求

    成語拼音:
    qiān jūn yì dé,yī jiàng nán qiú
    成語解釋:
    指將才難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陡恁的千軍易,一將難求。”
    189

    旗開

    成語拼音:
    qí kāi dé shèng
    成語解釋:
    形容戰斗順利;一出兵就取了勝利。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賴主人洪福,旗開勝,馬到成功。”
    190

    器滿意

    成語拼音:
    qì mǎn yì dé
    成語解釋:
    驕傲自大、意忘形貌。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刺驕》:“毛成翼長,蟬蛻泉壤,便自軒昂,目不步足,器滿意,視人猶芥。”
    191

    求仁

    成語拼音:
    qiú rén dé rén
    成語解釋:
    求仁德便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實現。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求仁而仁,又何怨?”
    192

    窮通

    成語拼音:
    qióng tōng dé shī
    成語解釋:
    窮:不志;通:暢達。遭遇的坎坷與順利,利益的與失。指人生遭遇
    成語出處:
    清·胡泉《續題》:“快平生,窮通失,悲歡笑罵假荒唐。”
    193

    人人而誅之

    成語拼音:
    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
    成語解釋:
    :可以,能夠;誅:殺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殺死他。極言某人罪大惡極。
    成語出處:
    《莊子·庚桑楚》:“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而誅之。”
    194

    榮辱

    成語拼音:
    róng rǔ dé shī
    成語解釋:
    榮耀和恥辱,到和失去
    成語出處:
    明·洪應明《菜根譚》:“此身常放在閑處,榮辱失誰能差遣我?”
    195

    上不臺盤

    成語拼音:
    shàng bù dé tái pán
    成語解釋:
    臺:桌子。比喻不懂禮節或地位卑微的人不能在正式的或隆重的場合出現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胡老爹上不臺盤,只好在廚房里或女兒房里幫著量白布、稱肉,亂竄。”
    196

    其反

    成語拼音:
    shì dé qí fǎn
    成語解釋:
    恰恰到相反的結果。形容結果正好與希望相反。
    成語出處:
    清 魏源《籌海篇 議守上》:“今議防堵者,莫不曰:‘御諸內河不若御諸海口,御諸海口不若御諸外洋。’不知此適其反也。”
    197

    輕巧

    成語拼音:
    shuō dé qīng qiǎo
    成語解釋:
    說起來很簡單容易
    成語出處: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一章:“你不要吃燈草灰,說輕巧,你腳跟前還有幾張嘴張著等著喂呢!”
    198

    是非

    成語拼音:
    shì fēi dé shī
    成語解釋:
    正確與錯誤,到的與失去的。
    成語出處:
    宋·朱熹《辭免兼實錄院同修撰奏狀》:“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無史學,然于是非失之故,實有善善惡惡之心。”
    199

    矢在弦上,不不發

    成語拼音:
    shǐ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成語解釋:
    矢:箭;弦:弓上用以法箭的牛筋繩子。箭已搭在弦上。比喻為形勢所迫,不不采取某種行動
    成語出處:
    晉·王沈《魏書》:“琳謝曰:‘矢在弦上,不不發。’太祖愛其才,不咎。”
    200

    無厭

    成語拼音:
    tān dé wú yàn
    成語解釋:
    貪:求多;:獲取;厭:滿足。追求財物沒有滿足的時候。
    成語出處:
    《四游記 三至岳陽飛度》:“洞賓嘆曰:‘人心貪無厭,一至于此!’”
    * 關于得得的成語 形容得得的成語 描述得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