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得得的成語 (310個)

    221

    一無所

    成語拼音:
    yī wú suǒ dé
    成語解釋:
    什么東西也沒有
    成語出處:
    漢 焦贛《易林》:“步走逐鹿,空無所。”
    222

    愚者千慮,或有一

    成語拼音:
    yú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dé
    成語解釋: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成語出處:
    唐 林蘊《上宰相元衡宏靖論兵書》:“茍有妖孽,某安敢不隳裂肝膽,為相公之腹心乎。愚者千慮,或有一。伏愿相公少賜采擇焉。”
    223

    愚者千慮,必有一

    成語拼音:
    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
    成語解釋:
    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
    224

    愚者千慮,亦有一

    成語拼音:
    yú zhě qiān lǜ,yì yǒu yī dé
    成語解釋: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成語出處:
    《漢書 韓信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
    225

    氣盈

    成語拼音:
    zhì dé qì yíng
    成語解釋:
    猶志意滿。
    成語出處:
    清·李伯元《南亭筆記》卷四:“王志氣盈,不以巡撫置意中。每詣院謁巡撫,仰面視天,言如泉涌。”
    226

    鉆火

    成語拼音:
    zuān huǒ dé bī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成語出處:
    《法苑珠林》第69卷:“竊聞聲調響順,形直影端,未見鉆火冰,種豆麥。”
    227

    志滿氣

    成語拼音:
    zhì mǎn qì dé
    成語解釋:
    猶志意滿。
    成語出處:
    唐·韓愈《與崔群書》:“賢者恒無以自存,不賢者志滿氣。”
    228

    在人屋檐下,不不低頭

    成語拼音:
    zài rén wū yán xià,bù dé bù dī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受制于人,只順從
    成語出處:
    《上饒集中營·煉獄雜記》:“他勸你留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人屋檐下,不不低頭。”
    229

    佐饔

    成語拼音:
    zuǒ yōng dé cháng
    成語解釋:
    比喻助人為善者善報。
    成語出處:
    《國語 周語下》:“佐饔者嘗焉,佐斗者傷焉。”
    230

    自以為

    成語拼音:
    zì yǐ wéi dé jì
    成語解釋:
    計:計謀逞。自以為計謀很對很好了(含貶義)。
    成語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231

    罪有應

    成語拼音:
    zuì yǒu yīng dé
    成語解釋:
    犯了這樣的罪;就應到這樣的處罰。指罰當其罪。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今日卑職故違大人禁令,自知罪有應。”
    232

    傲睨

    成語拼音:
    ào nì dé zhì
    成語解釋: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志:愿望實現。形容因實現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原來曹操自破馬超回,傲睨志,每日飲宴,無事少出,國政皆在相府商議。”
    233

    安閑自

    成語拼音:
    ān xi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不如在家安閑自在,快活過了日子,卻去討這樣煩惱吃!”
    234

    不爾

    成語拼音:
    bù dé bù ěr
    成語解釋:
    :能;爾:如此。不不這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司馬芝傳》:“今諸典農,各言‘留者為行者宗田計,課其力,勢不不爾。’”
    235

    而知

    成語拼音:
    bù dé ér zhī
    成語解釋:
    :能夠。無從知道。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而知焉。”
    236

    已而求其次

    成語拼音:
    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
    成語解釋:
    次:差一點。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來湊合
    成語出處:
    曹靖華《嘆往昔,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凡事往往不已而求其次。‘鴻溝’上沒有‘橋梁’,只好‘繞道東京’了。”
    237

    要領

    成語拼音:
    bù dé yào lǐng
    成語解釋:
    要領:要點。抓不住事物的要點和關鍵。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騫傳》:“騫不要領。”
    238

    拔十

    成語拼音:
    bá shí dé wǔ
    成語解釋:
    想選拔十個,結果只選五個。指選拔人才不容易。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張九齡傳》:“夫吏部尚書、侍郎,以賢而授者也,豈不能知人?如知之難,拔十五,斯可矣。”
    239

    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成語拼音:
    chī dé kǔ zhōng kǔ,fāng wéi rén shàng rén
    成語解釋:
    方:始;人上人:指才能出眾的人。吃千辛萬苦,才能獲取功名富貴,成為別人敬重的人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這才合了俗語說的一句話,叫做‘吃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240

    穿井

    成語拼音:
    chuān jǐng dé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話傳來傳去而失真。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書虛》:“丁氏穿家井,井中一人。”
    * 關于得得的成語 形容得得的成語 描述得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