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得得的成語 (310個)

    161

    意不宜再往

    成語拼音:
    dé yì bù yí zài wǎng
    成語解釋:
    意:稱心如意;宜:適宜。稱心如意的事不要再干第二次。指做事應有所節制,適可而止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回:“包公搖頭道:‘意不宜再往,待我細細思索便了。’”
    162

    意門生

    成語拼音:
    dé yì mén shēng
    成語解釋:
    最受老師欣賞的學生。門生;古代親授業的弟子或科舉中試者對座師的自稱。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他雖和咱們滿洲漢軍隔旗,卻是我第一個意門生。”
    163

    魚忘筌

    成語拼音:
    dé yú wàng quán
    成語解釋:
    筌:捕魚用的竹器。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魚,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兔而忘蹄。”
    164

    魚忘荃

    成語拼音:
    dé yú wàng quán
    成語解釋:
    比喻已達目的,即忘其憑借。“荃”亦作“筌”。
    成語出處:
    《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魚而忘荃。”
    165

    意忘象

    成語拼音:
    dé yì wàng xiàng
    成語解釋:
    謂只取其精神而無視其形式。
    成語出處:
    唐·梁肅《止觀統例議》:“非夫聰明深達,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166

    意忘言

    成語拼音:
    dé yì wàng yán
    成語解釋:
    (語言是表達意思的)意思到了;就不必記住言辭了。現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意而忘言。”
    167

    一知己,死可無恨

    成語拼音:
    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
    成語解釋: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遺憾。能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沒有遺憾。形容知音難覓
    成語出處:
    謝覺哉《知己難》:“所謂‘人之相知,貴相知心’,‘一知己,死可無恨’。”
    168

    二者不可

    成語拼音:
    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
    成語解釋:
    兩項之中只能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成語出處:
    《孟子 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169

    其所

    成語拼音:
    gè dé qí suǒ
    成語解釋:
    原指各人都到滿足。后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其所。”
    170

    涸鮒

    成語拼音:
    hé fù dé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絕處逢生,有所憑借。同“涸魚水”。
    成語出處: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六節:“雖然,以當時久困地獄,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驟聞此語,殆如涸鮒水,籠鳥脫樊,且距且躍,且汗且喘。”
    171

    旱苗

    成語拼音:
    hàn miáo dé yǔ
    成語解釋:
    將要枯死的禾苗到地場好雨。比喻在危難中到援助。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50回:“天幸今賢弟來此間鎮守,正如錦上添花,~。”
    172

    好心不好報

    成語拼音:
    hǎo xīn bù dé hǎo bào
    成語解釋:
    報:報答。指一番好心被人誤解,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好意叫他洗腳,顛倒嫌冷嫌熱,卻不是好心不好報!”
    173

    好心不到好報

    成語拼音:
    hǎo xīn dé bù dào hǎo bào
    成語解釋:
    一片好心腸卻不到好的報答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3回:“原來如此,真是好心不好報。”
    174

    利益

    成語拼音:
    jì dé lì yì
    成語解釋:
    指人們或集團已經獲的,法定的某種特別權益
    成語出處:
    毛澤東《陜甘寧邊區政府第八路軍后方留守處布告》:“屬于邊區管轄地域內,一切已經分配過的土地房屋和已經廢除過的債務,本府本處當保護人民既利益,不準擅自變更。”
    175

    鹍鵬

    成語拼音:
    kūn péng dé zhì
    成語解釋:
    鹍鵬:傳說中的極大的魚和鳥。比喻有大志的人到施展的機會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您端的似鹍鵬志秋云長。”
    176

    哭笑不

    成語拼音:
    kū xiào bù dé
    成語解釋: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處境尷尬。
    成語出處:
    元 高安道《皮匠說謊》:“好一場,惡一場,哭不,笑不。”
    177

    寬嚴

    成語拼音:
    kuān yán dé tǐ
    成語解釋:
    體:合乎分寸。寬厚和嚴格掌握恰如其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9回:“眾將見绤彀寬嚴體,無不悅服。”
    178

    老虎屁股摸不

    成語拼音:
    lǎo hǔ pì gu mō bù dé
    成語解釋:
    比喻自以為是了不起,聽不批評意見,一觸即跳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不許人講話,老虎屁股摸不,凡是采取這種態度的人,十個就有十個要失敗。”
    179

    名不虛

    成語拼音:
    míng bù xū dé
    成語解釋:
    謂盛名非憑空取
    成語出處:
    唐·孟綮《本事詩·高逸》:“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虛,宜以見惠。’”
    180

    牡丹雖好,也綠葉扶持

    成語拼音:
    mǔ dān suī hǎo,yě dé lǜ yè fú chí
    成語解釋: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有人幫助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5回:“‘牡丹雖好,也綠葉扶持’哩。你自家一個,就歪歪到那里去?”
    * 關于得得的成語 形容得得的成語 描述得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