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定不定的成語 (275個)

    161

    心癢難揉

    成語拼音:
    xīn yǎng nán róu
    成語解釋:
    指心中有某種意念或情緒起伏,無法克制。同“心癢難撓”。
    成語出處:
    元 商衟《新水令》套曲:“好教我急煎煎心癢難揉,則教我幾聲長吁到的曉?”元 尚仲賢《三奪槊》第二折:“那的是急煎煎心癢難揉。”
    162

    心癢難抓

    成語拼音:
    xīn yǎng nán zhuā
    成語解釋:
    指心中有某種意念或情緒起伏,無法克制。同“心癢難撓”。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三回:“且說潼關眾將聽得破萬仙陣,俱在關內,一個個心癢難抓,恨得也來看看。”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一席話說得唐二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
    163

    心癢難撾

    成語拼音:
    xīn yǎng nán zhuā
    成語解釋:
    撾:古同“抓”,用指或爪撓。指心中有某種意念或情緒起伏,無法克制。同“心癢難撓”。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一回:“忽抬頭,見他的那金箍棒靠在東壁,喜得他心癢難撾。”
    164

    反顧

    成語拼音:
    yì bù fǎn gù
    成語解釋:
    反顧:回頭看。①義:通“議”,考慮,打主意,選擇。決策時連回頭看的功夫都沒有。形容毫猶豫,極為迅速地作出某項決。亦作“計反顧”。②為了正義只能奮勇向前,猶豫回顧。亦作“義無反顧”。
    成語出處: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后,觸白刃,冒流矢,義反顧,計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
    165

    一成

    成語拼音:
    yī chéng bù biàn
    成語解釋:
    成:制;形成。一經形成;永改變。指守舊變或固守陳法。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166

    一點半點

    成語拼音:
    yī diǎn bàn diǎn
    成語解釋:
    表示微小而的數量。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4回:“倘或防,前后錯了一點半點,論真假。”
    167

    牙關

    成語拼音:
    yǎo dìng yá guān
    成語解釋:
    亦作“咬牙根”。形容下決心,堅忍拔。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五回:“這長老咬牙關,聲也透。”
    168

    意馬心猿

    成語拼音:
    yì mǎ xīn yuán
    成語解釋:
    形容心思,好象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住。
    成語出處:
    宋 朱翌《睡軒》:“意馬心猿用忙,睡鄉深處解行裝。”
    169

    優柔寡斷

    成語拼音:
    yōu róu guǎ duàn
    成語解釋:
    優柔:遲疑決;寡:少;斷:決斷。形容做事拿主意;缺少決斷。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亡征》:“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立者,可亡也。”
    170

    有死無二

    成語拼音:
    yǒu sǐ wú èr
    成語解釋:
    表示意志堅,雖死變。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五年》:“必報德,有死無二。”
    171

    有頭沒腦

    成語拼音:
    yǒu tóu méi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心神,言行丟三落四。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8卷:“如癡如呆,有頭沒腦,說著東邊,認著西邊。”
    172

    雨臥風餐

    成語拼音:
    yǔ wò fēng cān
    成語解釋:
    風口處吃飯,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飄泊
    成語出處:
    唐 杜甫《舟中》詩:“風餐江柳下,雨臥驛樓邊。”
    173

    搖搖擺擺

    成語拼音:
    yáo yáo bǎi bǎi
    成語解釋:
    ①行走穩貌。②坦然自得貌。③形容主意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四折:“我做個州官歹,斷事處搖搖擺擺。”《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一個婦女搖搖擺擺從府堂里出來,自言自語,與崔寧打了個胸廝撞。”
    174

    悠悠蕩蕩

    成語拼音:
    yōu yōu dàng dàng
    成語解釋:
    形容搖搖晃晃,飄浮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47卷:“若是悠悠蕩蕩,未有入于邪僻。”
    175

    疑疑惑惑

    成語拼音:
    yí yí huò huò
    成語解釋:
    懷疑別人,疑慮安,猶豫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1回:“自從昨夜見鬼,心中總是疑疑惑惑的,如今聽了大了這些話,覺把素日的心性改了一半,已有三分信意。”
    176

    猶豫狐疑

    成語拼音:
    yóu yù hú yí
    成語解釋:
    猶豫:遲疑;狐疑:狐貍多疑,因指猶疑決。遲疑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楚辭·離騷》:“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可。”
    177

    一言既出,金玉

    成語拼音: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
    成語解釋:
    移:改變。話說出了口,就是用黃金白玉也能更改。指話說出口,就能再收回,一要算數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貞心減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移。”
    178

    以疑決疑

    成語拼音:
    yǐ yí jué yí
    成語解釋:
    用疑惑的認識來判斷捉摸的事物。
    成語出處:
    《荀子·解蔽》:“彼愚者之物,以疑決疑,決必當。夫茍當,安能無過乎!”
    179

    猶豫未決

    成語拼音:
    yóu yù wèi jué
    成語解釋:
    猶豫:遲疑。拿主意,能做出決斷
    成語出處:
    《舊唐書·裴寂傳》:“高祖將先京師,議者恐通為后患,猶豫未決。”
    180

    岳鎮淵渟

    成語拼音:
    yuè zhèn yuān shēng
    成語解釋:
    岳,亦寫作“岳”。謂如山岳屹立,如淵水停滯。本用以形容軍隊穩可動搖。《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爾乃回輿駐罕,岳鎮淵渟。”李善注:“《孫子兵法》曰:‘其鎮如山,其渟如淵。’”亦作“岳峙淵渟”。后多用以形容人堅沉著。
    成語出處: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爾乃回輿駐罕,岳鎮淵渟。”李善注:“《孫子兵法》曰:‘其鎮如山,其渟如淵。’”
    * 關于定不定的成語 形容定不定的成語 描述定不定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