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定不定的成語 (275個)

    201

    半疑半信

    成語拼音:
    bàn yí bàn xìn
    成語解釋:
    有點懷疑,又有點相信。表示對真假是非能肯
    成語出處:
    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筑城猶嵯峨。”
    202

    鶉居鷇食

    成語拼音:
    chún jū kòu shí
    成語解釋:
    鷇:待母哺食的幼鳥,它挑揀食物。如鵪鶉一樣居無所,象幼雛一樣饑擇食。比喻生活儉樸,求享受。
    成語出處:
    《莊子·天地》:“夫圣人鶉居而鷇食,鳥行而無彰。”
    203

    從容

    成語拼音:
    cóng róng bù pò
    成語解釋:
    從容:忙;鎮靜;迫:急促。形容臨事忙;鎮沉著。
    成語出處:
    魏蘭《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迫,顏色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204

    從容就義

    成語拼音:
    cóng róng jiù yì
    成語解釋:
    從容:忙;鎮自若;就義:為正義事業而犧牲。非常鎮靜;毫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
    成語出處:
    宋 朱熹《近思錄》:“感慨殺身者易,從容就義者難。”
    205

    處堂燕雀

    成語拼音:
    chǔ táng yàn què
    成語解釋:
    比喻生活安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知道。
    成語出處:
    《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變,知禍之將及也。”
    206

    遲疑

    成語拼音:
    chí yí bù jué
    成語解釋:
    猶豫疑惑,能決
    成語出處:
    《隋書 段文振傳》:“遲疑決,非上策也。”
    207

    持疑

    成語拼音:
    chí yí bù jué
    成語解釋:
    疑:疑慮。心懷疑慮,遲遲能決
    成語出處:
    《周書·薛善傳》:“而崇禮猶持疑決。”
    208

    處之泰然

    成語拼音:
    chǔ zhī tài rán
    成語解釋: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忙;沉著鎮。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堪其憂。”宋 朱熹注:“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以害其樂。”
    209

    處之怡然

    成語拼音:
    chǔ zhī yí rán
    成語解釋:
    處:處理;之:代詞;怡然:安適愉快。形容處理事情忙、沉著鎮或對待事情很安適愉快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至日,乃往荊州門下書佐家,處之怡然。”
    210

    處之夷然

    成語拼音:
    chǔ zhī yí rán
    成語解釋: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夷然:坦然。形容處理事情忙、沉著鎮或對待事情毫在意
    成語出處:
    《晉書·王承傳》:“承每遇艱險,處之夷然。”
    211

    丁是丁,卯是卯

    成語拼音:
    dīng shì dīng,mǎo shì mǎo
    成語解釋:
    某個釘子一要安在相應的鉚處,能有差錯。形容對事認真,毫含糊。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3回:“我看你利害,明兒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別抱怨。”
    212

    釘是釘,鉚是鉚

    成語拼音:
    dīng shì dīng,mǎo shì mǎo
    成語解釋:
    某個釘子一要安在相應的鉚處,能有差錯。形容對事認真,毫含糊。
    成語出處:
    213

    東搖西擺

    成語拼音:
    dōng yáo xī bǎi
    成語解釋:
    形容走路穩。比喻容易動搖、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見那邊妖婦妖尼,笑吟吟的將拂子東搖西擺。”
    214

    二三其操

    成語拼音:
    èr sān qí cāo
    成語解釋:
    二三:指專一。三心二意,沒有一的操守。形容心意專,反復無常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任昉《求為劉獻立館啟》:“貧隕獲其心,窮二三其操。”
    215

    二三其節

    成語拼音:
    èr sān qí jié
    成語解釋:
    二三:指專一。三心二意,沒有一的操守。形容心意專,反復無常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孫盛曰:“語曰弈者舉棋勝其偶,況量君之才否二三其節,可以推服強鄰,囊括四海者乎?”
    216

    鳳泊鸞飄

    成語拼音:
    fèng bó luán piāo
    成語解釋:
    比喻有才之人得志,飄泊無
    成語出處:
    清 全祖望《序》:“然而鳳泊鸞飄,漫漶懷中之刺。”
    217

    匪石匪席

    成語拼音:
    fěi shí fěi xí
    成語解釋:
    是石,是席。意為石可轉而心可轉,席可卷而心可卷。比喻意志堅,永變心。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可轉也;我心匪席,可卷也。”
    218

    官事官辦

    成語拼音:
    guān shì guān bàn
    成語解釋:
    官事:公事。公家的事情按照規的制度辦理。指徇私情或以制度為借口,毫通融
    成語出處:
    老舍《上任》:“作官有作官的規矩。他們是棄暗投明,那么,就得官事官辦。”
    219

    歸師勿掩,窮寇勿追

    成語拼音:
    guī shī wù yǎn,qóng kòu wù zhuī
    成語解釋:
    掩:乘人備進行襲擊。能襲擊撤退的軍隊,也能追殺走投無路的敵人。指特情況下要防止敵人拼死反擊,以免測的犧牲。
    成語出處:
    《孫子·軍事》:“歸師勿遏,師必闕,窮寇勿追。”
    220

    畫地而趨

    成語拼音:
    huà dì ér qū
    成語解釋:
    趨:疾走。只在規的范圍內行動。比喻知變通。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人世間》:“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 關于定不定的成語 形容定不定的成語 描述定不定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