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定不定的成語 (275個)

    241

    生死有命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yǒu mìng
    成語解釋: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的。指事勢所至、人力可挽回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對俗》:“生死有命,修短素,非彼藥物,所能損益。”
    242

    神色自若

    成語拼音:
    shén sè zì ruò
    成語解釋:
    形容在異常情況下態度鎮;神情變。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雅量》:“初見謝失儀,而神色自若,坐上賓客相貶笑。”
    243

    睡臥

    成語拼音:
    shuì wò bù níng
    成語解釋:
    睡:睡覺。臥:躺下,睡覺或躺下都安寧。形容心緒煩亂,能安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幾日睡臥寧,飲食少進,給假在驛亭中將息。”
    244

    太平無象

    成語拼音:
    tài píng wú xiàng
    成語解釋:
    謂太平盛世并無一標志。《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會上御延英,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至交侵,百姓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無象”諷刺反動統治者粉飾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會上御延英,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至交侵,百姓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245

    泰然居之

    成語拼音:
    tài rán jū zhī
    成語解釋:
    泰然:毫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忙、沉著鎮或對待事情毫在意
    成語出處:
    宋·陳亮《王珪確論如何》:“太宗方奮然有運天下豪杰之心,使新進疊用事,而玄齡泰然居之,以進退自嫌。”
    246

    通同作弊

    成語拼音:
    tōng tóng zuò bì
    成語解釋:
    作弊:用欺騙的手段做違法亂紀或合規的事情。串通一起做壞事。
    成語出處: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你與孩兒通同作弊,亂我家法。”
    247

    尾生抱柱

    成語拼音:
    wěi shēng bào zhù
    成語解釋:
    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在橋梁相會,久候女子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典出《莊子·盜跖》。后用以比喻堅守信約。
    成語出處:
    《莊子 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來,水至去,抱梁柱而死。”
    248

    未為

    成語拼音:
    wèi wéi bù kě
    成語解釋:
    可以。委婉地肯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7回:“各位所長,優則存之,劣則刪之,未為可。”
    249

    小時了了

    成語拼音:
    xiǎo shí liǎo liǎo
    成語解釋:
    指人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他日后有作為。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250

    銜石填海

    成語拼音:
    xián shí tián hǎi
    成語解釋: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后因以“銜石填海”比喻為實現既目標,堅韌拔地奮斗到底。
    成語出處: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251

    行所無事

    成語拼音:
    xíng suǒ wú shì
    成語解釋:
    行:行動。行動上好像沒有事情發生似的。形容臨危懼,態度鎮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7回:“‘我怕!他要告,先拿他們辦了再說……’萬太尊說罷,行所無事。”
    252

    棲棲惶惶

    成語拼音:
    xī xī huáng huáng
    成語解釋:
    棲棲:忙碌的樣子;惶惶:心的樣子。形容忙碌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正郭》:“及至衰世,棲棲惶惶,席暇溫。”
    253

    信以傳信,疑以傳疑

    成語拼音:
    xìn yǐ chuán xìn,yí yǐ chuán yí
    成語解釋:
    信:確實;疑:難于確。確實可信的就按可信的傳下去,可信的就按可信的傳下去。指客觀公正地對待歷史問題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三代世表》:“一言有父,一言無父,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故兩言之。”
    254

    濟可

    成語拼音:
    yǐ bù jì kě
    成語解釋: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濟可”指用否錯誤意見的辦法,幫助國君走上成功之路。,同“否”。濟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
    255

    一棍打一船

    成語拼音:
    yī gùn dǎ yī chuán
    成語解釋:
    分好壞,全盤否
    成語出處: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哥哥的話雖是錯,但俗語說的,樹大有枯枝,一國之大,自然是有好的有壞的,何必一棍打一船呢?”
    256

    葉落歸根

    成語拼音:
    yè luò guī gēn
    成語解釋:
    樹葉飄落;掉在樹跟旁。古時比喻事物總有一的歸宿。現比喻忘本源。也作“落葉歸根”。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慧能大師》:“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257

    雨沐風餐

    成語拼音:
    yǔ mù fēng cān
    成語解釋:
    形容在外奔走勞苦,生活得安
    成語出處:
    宋 劉宰《石翁姥》:“人歸人去我何心,雨沐風餐人自老。”
    258

    燕雀處堂

    成語拼音:
    yàn què chǔ táng
    成語解釋:
    處: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知道。
    成語出處:
    漢 孔鮒《孔叢子 論勢》:“燕雀處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變,知禍之將及也。”
    259

    晏然自若

    成語拼音:
    yàn rán zì ruò
    成語解釋:
    晏然:平靜安的樣子;自若:變常態。形容在緊張狀態下沉靜如常。
    成語出處:
    《三國志 吳志 孫堅傳》:“南陽太守張咨,聞軍至,晏然自若。”
    260

    因人制宜

    成語拼音:
    yīn rén zhì yí
    成語解釋:
    因:依據;制:制;宜:合適。根據人們的同情況,采取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李欣《老生常談·以人為鑒》:“方法能千篇一律,必須因人制宜。”
    * 關于定不定的成語 形容定不定的成語 描述定不定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