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定不定的成語 (275個)

    141

    神色自如

    成語拼音:
    shén sè zì rú
    成語解釋:
    神色:神情,態度。形容在異常情況下態度鎮,神情
    成語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四章:“潘怡如心里一驚,可是表面上仍神色自如。”
    142

    事無常師

    成語拼音:
    shì wú cháng shī
    成語解釋:
    謂處事沒有固變的準則,要擇善而從。
    成語出處:
    春秋·王詡《鬼谷子·忤合》:“世無常貴,事無常師。”陶弘景注:“主善為師,故無常師。”
    143

    首尾兩端

    成語拼音:
    shǒu wěi liǎng duān
    成語解釋:
    兩端:拿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決動搖
    成語出處:
    《后漢書 西羌傳》:“初,饑五同種大豪盧匆,忍良等千余戶別留允街,而首尾兩端。”
    144

    神搖目眩

    成語拼音:
    shén yáo mù xuàn
    成語解釋:
    搖:擺動;眩:眼花。眼花繚亂,心神。形容看到某種景象令人吃驚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陸次云《費宮人傳》:“每升御坐,輒神搖目眩,見白衣人長數丈者在前立。”
    145

    失張失智

    成語拼音:
    shī zhāng shī zhì
    成語解釋:
    形容舉動慌亂,心神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常言‘人貧智短’,他恁地貧困,如何怪得他失張失智?”
    146

    失張失志

    成語拼音:
    shī zhāng shī zhì
    成語解釋:
    形容舉動慌亂,心神
    成語出處:
    《清平山堂話本 簡貼和尚》:“那婆子聽得叫,失張失志,出去迎接來叫的官人。”
    147

    失張失致

    成語拼音:
    shī zhāng shī zhì
    成語解釋:
    形容舉動慌亂,心神
    成語出處:
    《品花寶鑒》第八回:“元茂便向腰間摸了兩摸,失張失致的道:‘奇怪!’”
    148

    上智下愚

    成語拼音:
    shàng zhì xià yú
    成語解釋:
    智:聰明;愚:笨。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認為他們都是先天決可改變。
    成語出處:
    《論語·陽貨》:“子曰:‘唯上知與下愚移。’”
    149

    忐上忑下

    成語拼音:
    tǎn shàng tè xià
    成語解釋:
    謂心神,恐懼安。
    成語出處:
    《宋元戲文輯佚·張資鴛鴦燈》:“吃了萬千控持,諳了無限磨難,受了多少忐上忑下。”
    150

    亡魂失魄

    成語拼音:
    wáng hún shī hún
    成語解釋: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行動失常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二折:“餓的我肚里饑失魂喪魄,凍的我身上冷無顏落色。”
    151

    委決

    成語拼音:
    wěi jué bù xià
    成語解釋:
    一再猶豫,能決下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2卷:“心中委決下。其妻長舌夫人王氏適至,問道:‘相公有何事遲疑?’”
    152

    溫凊

    成語拼音:
    wēn qǐng dìng shěng
    成語解釋:
    冬溫夏凊、昏晨省的省稱。謂冬天溫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早晨前往請安。表示侍奉父母無微至。語本《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而晨省。”
    成語出處:
    語出《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而晨省。”
    153

    五色無主

    成語拼音:
    wǔ sè wú zhǔ
    成語解釋:
    五色:指人臉上的神采;無主:無法主宰。形容恐懼而神色
    成語出處:
    戰國 呂韋《呂氏春秋 知分》:“禹南省,方濟乎江,黃龍負舟,舟中之人,五色無主。”
    154

    秀才造反,三年

    成語拼音:
    xiù cái zào fǎn,sān nián bù chéng
    成語解釋:
    秀才:指儒生。秀才反叛朝廷,多年也難以成功。形容知識分子軟弱無力,搖擺,做成大事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秀才造反,三年成,無論他們有沒有這回事,可以必理他,就是實有其事,且派個人去查一查,看他們為何作此舉動,再作道理。”
    155

    心蕩神迷

    成語拼音:
    xīn dàng shén mí
    成語解釋:
    蕩:搖動。形容心神,難以自持。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八回:“陽衍正在心蕩神迷,一聞此語,慌忙接過芍藥道:'承女郎見愛,何福能消!但未識芳閨何處?'”
    156

    心旌搖搖

    成語拼音:
    xīn jīng yáo yáo
    成語解釋:
    心神飄忽;就像旌旗隨風飄搖。心神;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隨風飄搖一樣。旌:旗子。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寡人自料,從楚當秦,未見勝也;內與群臣謀,足恃也,寡人臥安席,食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157

    心旌搖曳

    成語拼音:
    xīn jīng yáo yè
    成語解釋:
    旌:旗子;搖曳:擺動。指心神安,就象旌旗隨風飄蕩。形容情思起伏,能自持。
    成語出處:
    《史記 蘇秦列傳》:“心搖搖如縣旌,而無所終薄。”
    158

    心喬意怯

    成語拼音:
    xīn qiáo yì qiè
    成語解釋:
    謂心神,感到害怕。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二折:“把心喬意怯,立肉顫身搖。”
    159

    心如懸旌

    成語拼音:
    xīn rú xuán jīng
    成語解釋:
    形容心神
    成語出處:
    《戰國策·楚策一》:“寡人臥安席,食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160

    信外輕毛

    成語拼音:
    xìn wài qīng máo
    成語解釋:
    佛教語。信心動搖,像鴻毛輕飄浮動
    成語出處:
    《觀經玄義分》:“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 關于定不定的成語 形容定不定的成語 描述定不定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