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頭頭的成語 (539個)

    481

    削鐵

    成語拼音:
    zhēn tóu xuē tiě
    成語解釋:
    形容極力刮削搜刮。
    成語出處:
    清·楊潮觀《窮阮籍醉罵財神》:“若不是針削鐵將身憊,只怕你刀餂蜜將人害。”胡士瑩校注:“形容刮皮刻薄之至。為舊時俗語,明代已有之。《一笑散·奪泥燕口》:‘奪泥燕口,削鐵針,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482

    在他檐下過,不敢不低

    成語拼音:
    zài tā yán xià guò,bù gǎn bù dī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二回:“老話:不怕官,只怕管。在他檐下過,不敢不低。只得要將銅錢銀子出去打點。”
    483

    賊腦

    成語拼音:
    zéi tóu zéi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舉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成語出處:
    清 李漁《玉搔 奸圖》:“后面跟了一個賊賊腦的人,畢竟是個奸細。”
    484

    擺尾搖

    成語拼音:
    bǎi wěi yáo tóu
    成語解釋:
    擺動尾,形容喜悅或悠然自得的樣子
    成語出處: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卷:“只見麒麟迅速,獅子崢嶸,擺尾搖,山林迎接。”
    485

    到尾

    成語拼音:
    cóng tóu dào wěi
    成語解釋:
    見“從至尾”。
    成語出處:
    《朱子全書·孟子三》:“是金聲底,從到尾只是金聲;是玉聲底,從到尾只是玉聲;是絲竹之聲,從到尾只是絲竹之聲。”
    486

    露面

    成語拼音:
    chū tóu lòu miàn
    成語解釋: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孫二娘從小出露面,況是過來人,慣家兒,也不害什么羞恥。”
    487

    成語拼音:
    chū tóu niǎo
    成語解釋:
    飛在鳥群前面或把先從窩里伸出來的鳥。比喻表現突出或領的人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1章:“什么時候才能把那些諸如‘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鳥’、‘出椽先爛’等等‘經典哲學’從我們的生活詞典中剔除了呢?”
    488

    塌翅

    成語拼音:
    chuí tóu tā chì
    成語解釋:
    見“垂搨翼”。
    成語出處:
    《新唐書·蕭遘傳》:“君臣報國極矣,戰力殫矣,尚能垂塌翅求生于黃門哉!”
    489

    播腦

    成語拼音:
    diān tóu bō nǎo
    成語解釋:
    顛:晃動;播:通“簸”,搖蕩。點晃腦
    成語出處:
    明·郭勛《英烈傳》第19回:“馬上說同心,止不住顛播腦。”
    490

    簸腦

    成語拼音:
    diān tóu bǒ nǎo
    成語解釋:
    顛:晃動;簸:搖蕩。點晃腦
    成語出處:
    清·戴珞《滕陰雜記》第二卷:“從今那復容高傲?免不得改稿時顛簸腦,說堂時垂手呵腰。”
    491

    聳腦

    成語拼音:
    diān tóu sǒng nǎo
    成語解釋:
    顛:晃動。點晃腦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四卷:“飯店中客人,個個顛聳腦,看他說他,胡猜亂語。”
    492

    大面

    成語拼音:
    féi tóu dà miàn
    成語解釋:
    見“肥大耳”。
    成語出處:
    《太平廣記》卷二百六十引隋·侯白《啟顏錄·殷安》:“汝肥大面,不識今古。噇,食無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493

    加穢

    成語拼音:
    fó tóu jiā huì
    成語解釋:
    比喻不好的東西放在好東西上面,玷污的好的東西。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七:“崔相公入寺,見鳥雀于佛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有。’崔曰:‘為什么向佛上放糞?’師曰:‘是伊為什么不向鷂子上放?’”
    494

    胖耳

    成語拼音:
    féi tóu pàng ěr
    成語解釋:
    見“肥大耳”。
    成語出處:
    《何典》第八回:“識寶太師的女兒,叫做畔方小姐,生得肥胖耳,粗手大腳。”
    495

    戇腦

    成語拼音:
    gàng tóu gàng nǎo
    成語解釋:
    楞腦,傻傻腦
    成語出處:
    496

    竿日上

    成語拼音:
    gān tóu rí shàng
    成語解釋:
    竿:竹竿尖;上:上升。比喻學業進步很快。
    成語出處:
    《秉燭談》:“招賢大師贈一偈曰:百丈竿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百丈竿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497

    搭腦

    成語拼音:
    hūn tóu dā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腦昏沉,糊里糊涂。
    成語出處:
    清 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一回:“一個新年里,弄得昏搭腦,沒些清楚。”
    498

    搭惱

    成語拼音:
    hūn tóu dā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腦發昏,糊里糊涂或精神不振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史槃《鶼釵記·蕭豪》:“他撮空布橋,我昏搭惱。”
    499

    是岸

    成語拼音:
    huí tóu shì àn
    成語解釋:
    :回過來;指改邪歸正。佛家語;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脫苦海的彼岸。后借來比喻犯錯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度翠柳》:“世俗人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是岸。”
    500

    轉向

    成語拼音:
    hūn tóu zhuǎn xiàng
    成語解釋:
    腦發昏,迷失方向。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歌謠傳說集·智破六合城》:“逃啊,逃啊,昏轉向,一沖到個塘里,淹死了。”
    * 關于頭頭的成語 形容頭頭的成語 描述頭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