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頭頭的成語 (539個)

    521

    破血淋

    成語拼音:
    tóu pò xuè lín
    成語解釋:
    見“破血流”。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徐老仆義憤成家》:“常常打得皮開肉綻,破血淋,也再無一點退悔之念,一名怨恨之言。”
    522

    痛額熱

    成語拼音:
    tóu tòng é rè
    成語解釋:
    見“疼腦熱”。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俺兩口兒有些痛額熱,思想你時,見這半個衫兒,便是見您兩口兒一般。”
    523

    痛腦熱

    成語拼音:
    tóu tòng nǎo rè
    成語解釋:
    見“疼腦熱”。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2回:“若果有此事,前日大棍打時,也該有些痛腦熱。”
    524

    眩目昏

    成語拼音:
    tóu xuàn mù hūn
    成語解釋:
    同“昏眼花”。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錦帆集·尺牘》:“連日眩目昏,嘔血數斗,恐逐不能起,未免以墓文累大筆也。”
    525

    暈眼花

    成語拼音:
    tóu yūn yǎn huā
    成語解釋:
    發昏,眼發花。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八十七回:“方才外邊的人,也都有些暈眼花,聞了這香氣,就清爽了許多。”
    526

    鹿撞

    成語拼音:
    xīn tóu lù zhuàng
    成語解釋:
    見“心撞鹿”。
    成語出處:
    《負曝閑談》第九回:“不要說是看見了和尚才擔心事,就是看見了天生的禿子,也覺得心小鹿撞個不住。”
    527

    蝸角

    成語拼音:
    yíng tóu wō jiǎo
    成語解釋:
    蒼蠅,蝸牛角。比喻微小的名利。
    成語出處:
    宋 趙師俠《水調歌》:“蠅蝸角微利,爭較一毫芒。”宋 劉清夫《玉樓春》詞:“蠅蝸角都休競。萬古豪華同一盡。”
    528

    而新

    成語拼音:
    bái tóu ér xīn
    成語解釋:
    指相交雖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樣。同“白如新”。
    成語出處:
    明 楊慎《白而新》:“《漢書》:‘白如新,傾蓋如故。’《說苑》作‘白而新,傾蓋而故’。‘而’、‘如’,古字通用。白而新,雖至老而交猶新。”
    529

    著糞

    成語拼音:
    fó tóu zhuó fèn
    成語解釋:
    往佛像的上拉糞。比喻美好的事物被褻瀆、玷污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崔相公入寺,見鳥雀于佛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云:‘有。’崔云:‘為什么向佛上放糞?’師云:‘是伊為什么不向鷂子上放?’”
    530

    沒臉

    成語拼音:
    méi tóu méi liǎn
    成語解釋:
    指不顧臉面或不顧一切,狠狠;也滿滿臉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5回:“那道士聞得此言,攔住門,一齊動叉鈀、掃帚、瓦塊、石,沒沒臉,往里面亂打。”
    531

    昏腦脹

    成語拼音:
    tóu hūn nǎo zhàng
    成語解釋:
    腦發昏。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毫無緒;使人厭煩。
    成語出處:
    葉圣陶《友誼》:“'她又不是發燒發得昏腦脹的'。一個說,'只是那條腿不能走'。”
    532

    不見低

    成語拼音:
    tái tóu bù jiàn dī tóu jiàn
    成語解釋:
    比喻經常見面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咱們一個屯子的人,抬不見低見,平日都是你兄我弟的。”
    533

    痛灸,腳痛灸腳

    成語拼音:
    tóu tòng jiǔ tóu,jiǎo tòng jiǔ jiǎo
    成語解釋:
    指針對疼痛的部位治療,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生問題的根源。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4回:“今學者亦多來求病根,某向他說痛灸,腳痛灸腳,病在這上,只治這上便了,更別求甚病根也。”
    534

    痛醫,腳痛醫腳

    成語拼音:
    tóu tòng yī tóu,jiǎo tòng yī jiǎo
    成語解釋:
    比喻被動應付,對問題不作根本徹底的解決。
    成語出處:
    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徒勞而無功,痛醫,腳痛醫腳的辦法,兄弟一向是堅決反對的!”
    535

    痛治

    成語拼音:
    tóu tòng zhì tóu
    成語解釋:
    指針對疼痛部位醫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盤計劃,被動應付,不從根本上徹底的解決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與張心齋計不許東虜款貢》:“語曰:‘痛治,足痛治足’。今虜禍方中于遼,遼以一鎮當全虜之勢,病在足之時矣。”
    536

    痛治,足痛治足

    成語拼音:
    tóu tòng zhì tóu,zú tòng zhì zú
    成語解釋:
    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生問題的根源。同“痛灸,腳痛灸腳”。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與張心齋計不許東虜款貢》:“語曰:‘痛治,足痛治足’。今虜禍方中于遼,遼以一鎮當全虜之勢,病在足之時矣。”
    537

    偕老

    成語拼音:
    bái tóu xié lǎo
    成語解釋:
    :指發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發白了的老年。
    成語出處:
    清 沈復《浮生六記 閨房記樂》:“獨怪老年夫婦相視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偕老哉!”
    538

    磕腦

    成語拼音:
    léng tóu kē nǎo
    成語解釋:
    見“楞楞腦”
    成語出處:
    老舍《鼓書藝人》十五:“打的是小劉,楞磕腦地就撞了進來,站在一邊,光哆嗦,不說話。” 又《駱駝祥子》一:“一擱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點楞磕腦的。”
    539

    上著

    成語拼音:
    tóu shàng zhuó tóu
    成語解釋:
    猶言上安。比喻多余和重復。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云門山文偃禪師》:“諸和尚子,饒你道有什么事,猶是上著。”
    * 關于頭頭的成語 形容頭頭的成語 描述頭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