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頭頭的成語 (539個)

    441

    切要關

    成語拼音:
    qiè yào guān tóu
    成語解釋:
    :關口。比喻有關事情成敗的關鍵或時機
    成語出處:
    清·林則徐《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睹此切要利害關,竊恐筑室通謀,一縱即不可復挽,不揣冒昧,謹再瀝忱附片密陳。”
    442

    生公說法,頑石點

    成語拼音:
    shēng gōng shuō fǎ,wán shí diǎn tóu
    成語解釋:
    傳說晉朝和尚道生法師對著石講經,石都點了。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成語出處:
    晉·無名氏《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群石皆為點。”
    443

    八臂

    成語拼音:
    sān tóu bā bì
    成語解釋:
    見“三六臂”。
    成語出處:
    《法苑珠林》卷九:“[修羅道者]體貌粗鄙,每懷瞋毒,棱層可畏,擁聳驚人,并出三,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444

    鬼臉

    成語拼音:
    shén tóu guǐ liǎn
    成語解釋:
    ①形容不愉快的臉色。②喻蓬亂發,不加修飾。
    成語出處: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硬鼻凹寒森森掃下雪來,冷臉似冬凌塊,夕斗毛齊眼睛向下排,則是個敲人腦的活妖怪,動不動神鬼臉,投河奔井。”
    445

    縮頸

    成語拼音:
    suō tóu suō jǐng
    成語解釋:
    形容畏縮不前,或膽小不敢出。同“縮縮腦”。
    成語出處:
    瞿秋白《餓鄉紀程》十三:“遠遠一條長街只看見三四個人,蹀躞著,縮縮頸歪斜著走。”
    446

    探腦

    成語拼音:
    shū tóu tàn nǎo
    成語解釋:
    去探看。形容行為鬼鬼祟祟。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回:“只是舒探腦,望里邊一望,又退立了兩步。”
    447

    抓耳

    成語拼音:
    sāo tóu zhuā ěr
    成語解釋:
    抓抓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態。
    成語出處: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第12回:“兩個搔摸耳,沒有法想。”
    448

    白齒豁

    成語拼音:
    tóu bái chǐ huō
    成語解釋:
    豁:破缺。發白,牙齒缺。形容人衰老的狀態
    成語出處:
    清·汪琬《答陳藹公論文書》:“年比四十,而精氣衰耗,白齒豁。”
    449

    成語拼音:
    tóu chū tóu mò
    成語解釋:
    比喻追隨世俗。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投子同禪師法嗣 濠州思明禪師》:“問:'如何是清潔法身。'師曰:'屎里蛆兒,沒。'”
    450

    成語拼音:
    tóu gāo tóu dī
    成語解釋:
    形容用秤稱東西時,秤桿的一端高一點或低一點,難免稍有出入。
    成語出處: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既不像低級說客那樣赤裸裸地進行交易,更不像小商販那樣為低去煞費苦心地撥弄秤砣。”
    451

    昏腦悶

    成語拼音:
    tóu hūn nǎo mèn
    成語解釋:
    猶言昏腦脹。
    成語出處:
    元·趙明道《斗鵪鶉·題情》套曲:“困騰騰昏腦悶。”
    452

    昏腦眩

    成語拼音:
    tóu hūn nǎo xuàn
    成語解釋:
    見“昏腦脹”。
    成語出處:
    魯迅《吶喊·社戲》:“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說,中國戲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昏腦眩,很不適于劇場。”
    453

    昏眼花

    成語拼音:
    tóu hūn yǎn huā
    成語解釋:
    腦昏暈,眼睛發花。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一氣氣得昏眼花,飲食多絕了。”
    454

    上安

    成語拼音:
    tóu shàng ān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多余和重復。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拙軒頌》:“何況上安,屋下蓋屋,畢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455

    上末下

    成語拼音:
    tóu shàng mò xià
    成語解釋:
    第一次,初次。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19回:“恰似俺們把這樁事放在里一般,上末下就讓不得這一夜兒!”
    456

    梢自領

    成語拼音:
    tóu shāo zì lǐng
    成語解釋:
    自己扯著發。比喻自討苦吃,自找麻煩。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體面妝沉,把梢自領。”
    457

    稍自領

    成語拼音:
    tóu shāo zì lǐng
    成語解釋:
    見“梢自領”。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二折:“老姑娘手把著稍自領,索什么囑咐叮嚀。”
    458

    疼腦熱

    成語拼音:
    tóu téng nǎo rè
    成語解釋:
    泛指一般的小病。
    成語出處:
    元 孫仲章《勘巾》第一折:“一百日以里,但有疼腦熱,都是你。”
    459

    鐵臂

    成語拼音:
    tóng tóu tiě bì
    成語解釋:
    見“銅鐵額”。
    成語出處:
    巴金《旅途通訊·廣州在轟炸中》:“住在這里每個人都有被炸死的機會,沒有誰能做一個銅鐵臂的人。”
    460

    眩眼花

    成語拼音:
    tóu xuàn yǎn huā
    成語解釋:
    腦眩昏,眼睛昏花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三卷:“半晌方上床,眩眼花,倒在床上,四肢倦怠,百骨酸疼。”
    * 關于頭頭的成語 形容頭頭的成語 描述頭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