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天地的成語 (99個)
-
1
天地誅戮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zhū lù
- 成語解釋:
- 見“天地誅滅”。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0回:“若有瞞昧,天地誅戮。”
-
2
天地誅滅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zhū miè
- 成語解釋:
- 猶天誅地滅。比喻為天地所不容。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
-
3
天地經緯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jīng wěi
- 成語解釋:
- 指天地間理所應當、無可非議的道理。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 成語出處:
-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
4
別有天地非人間
- 成語拼音:
- bié yǒu tiān dì fēi rén jiān
- 成語解釋:
- 別:另外;天地:風格或境界。另有一番新的境界,不是人間所有的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詩《答山中人》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
5
動天地,泣鬼神
- 成語拼音:
- dòng tiān dì,qì guǐ shén
- 成語解釋:
- 動:感動;泣:低聲哭。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動。形容事跡或作品十分感人
- 成語出處:
- 清·汪琬《烈婦周氏墓表》:“然則匹婦雖微,及其精誠所激,往往動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
6
動天地,感鬼神
- 成語拼音:
- dòng tiān dì,gǎn guǐ shén
- 成語解釋:
- 動:感動;感:感動。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動。形容事跡或作品十分感人
- 成語出處:
- 金·元好問《陶然集詩序》:“詩之極致,可以動天地,感鬼神。”
-
7
功均天地
- 成語拼音:
- gōng jūn tiān dì
- 成語解釋:
- 均:同。功績與天地等同。形容功勞極大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陸倕《石闕銘》:“功均天地,明并日月。”
-
8
感天地,泣鬼神
- 成語拼音:
- gǎn tiān dì,qì guǐ shén
- 成語解釋:
- 感:感動;泣:哭泣。感動天地,使鬼神為之哭泣。形容事跡或文藝作品感人至深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7回:“那史冊彪炳日月的事業,全是這兩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淚做出來,感天地,泣鬼神,才扶到凌煙閣里,與了俎豆,叫他饗哩。”
-
9
感天地,動鬼神
- 成語拼音:
- gǎn tiān dì,dòng guǐ shén
- 成語解釋:
- 感:感動。感動天地,使鬼神為之哭泣。形容事跡或文藝作品感人至深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陳葦庵年伯詩序》:“向令風雅而不變,則詩為之道,狹隘而不及情,何以感天地而動鬼神乎?”
-
10
驚天地泣鬼神
- 成語拼音:
- jīng tiān dì qì guǐ shén
- 成語解釋:
- 驚:震驚。使天地為之震驚,使鬼神為之哭泣
- 成語出處:
- 清·汪琬《烈婦周氏墓表》:“然則匹婦雖微,及其精誠所激,往往動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
11
別有天地
- 成語拼音:
- bié yǒu tiān dì
- 成語解釋:
- 天地:風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種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等引人入勝。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詩《答山中人》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
12
哀感天地
- 成語拼音:
- āi gǎn tiān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卷一 二祖阿難尊者》:“王聞失聲號慟,哀感天地。”
-
13
德配天地
- 成語拼音:
- dé pèi tiān dì
- 成語解釋:
- 謂道德可與天地匹配。極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 成語出處:
- 《莊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
-
14
天地不容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bù róng
- 成語解釋:
- 天地:天地之間,人世間。容:寬容。天地所不能容納。指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的人與事。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若有茍且,天地不容。”
-
15
與天地同壽
- 成語拼音:
- yǔ tiān dì tóng shòu
- 成語解釋:
- 壽:壽命。與天地一樣長久。比喻壽命很長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九原·涉江》:“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
16
與天地同休
- 成語拼音:
- yǔ tiān dì tóng xiū
- 成語解釋:
- 休:停止。生命力與天地相同。比喻無窮無盡
- 成語出處:
- 《神異經》:“西北荒中,有玉饋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樽,取一樽,一樽復生,與天地同休,無干時。”
-
17
感天動地
- 成語拼音:
- gǎn tiān dòng dì
- 成語解釋:
- 使蒼天和大地為之感動。形容誠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無情天地受感動。形容冤屈極大。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義柔禪師》:“諸佛出世,說法度人,感天動地;和尚出世,有何詳瑞?”
-
18
撼天動地
- 成語拼音:
- hàn tiān dòng dì
- 成語解釋:
- 天地受到震動。形容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陳忠實《白鹿原》第29章:“先生,你的宣言委實是撼天動地。”
-
19
呼天號地
- 成語拼音:
- hū tiān hào dì
- 成語解釋:
- 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極為冤屈、怨恨或痛苦。
- 成語出處:
- 宋·周密《齊東野語·嘉定寶璽》:“我祖我父,一心王寶……不死于虜,則死于盜賊;若子若孫,呼天號地,此恨難磨。”
-
20
撼天震地
- 成語拼音:
- hàn tiān zhèn dì
- 成語解釋:
- 撼:搖動;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文帝紀》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水經注 河水》:“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 關于天地的成語 形容天地的成語 描述天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