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格格不入的成語 (9個)
-
1
捍格不入
- 成語拼音:
- hàn gé bù rù
- 成語解釋:
- 捍:絕;格:堅硬;捍格:相互抵觸,格格不入。過于堅硬而難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見完全不合。
- 成語出處:
- 《禮記·學記》:“發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鄭玄注:“捍:堅不可入之貌。”
-
2
方枘圓鑿
- 成語拼音:
- fāng ruì yuán záo
- 成語解釋:
- 枘:榫頭;圓鑿:圓榫眼;卯眼。方形的榫頭;圓形的卵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適宜。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持方枘欲內圜鑿,其能入乎?”
-
3
格格不入
- 成語拼音:
- gé gé bù rù
- 成語解釋:
- 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格格:阻礙;隔閡。入:融洽。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以前輩之典型,合后來之花樣,自然格格不入。”
-
4
方鑿圓枘
- 成語拼音:
- fāng záo yuán ruì
- 成語解釋:
- 鑿:榫眼;枘:榫頭。方枘裝不進圓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宋玉《九辨》:“圓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
-
5
圓鑿方枘
- 成語拼音:
- yuán záo fāng ruì
- 成語解釋: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辯》:“圓鑿而方枘兮,吾知其齟齬而難入。”
-
6
格不相入
- 成語拼音:
- gé bù xiāng rù
- 成語解釋:
- 猶言格格不入。
- 成語出處:
- 魯迅《而已集·讀書雜談》:“如果專是請教別人,則各人的嗜好不同,總是格不相入的。”
-
7
捍格不通
- 成語拼音:
- hàn gé bù tōng
- 成語解釋:
- 捍格:互相抵觸,格格不入。固執成見,不能變通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處不是執迷不化,捍格不通呢?”
-
8
枘圓鑿方
- 成語拼音:
- ruì yuán záo f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調協,捍格不入。參見“枘鑿方圓”。
- 成語出處:
- 《好逑傳》第十五回:“不過冥冥中若無作合,則日東月西,何緣相會,枘圓鑿方,入于參差。”
-
9
枘鑿方圓
- 成語拼音:
- ruì záo fāng yuán
- 成語解釋:
- 枘、鑿,榫頭與卯眼。一方一圓,則無法投合。比喻不調協,捍格不入
- 成語出處:
- 明吾邱瑞《運甓記棄官就辟》:“一官寥落誤儒紳,枘鑿方圓迕世情。”
* 關于格格不入的成語 形容格格不入的成語 描述格格不入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