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天地的成語 (99個)
-
21
辟地開天
- 成語拼音:
- pì dì kāi tiān
- 成語解釋:
- 開:開拓;辟:開辟。古代神話盤古氏開辟天地,創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來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2回:“杏黃幡下千千條古怪的金霞,內藏著天上無,地上少,辟地開天無價寶。”
-
22
天長地久
- 成語拼音: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成語解釋:
- 像天地一樣長久永恒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
23
天地開辟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kāi pì
- 成語解釋:
- 指前所未有,有史以來頭一次
- 成語出處:
- 徐整《三五歷記》:“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年,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
-
24
天震地駭
- 成語拼音:
- tiān zhèn dì hài
- 成語解釋:
- 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面令人驚駭。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文帝紀》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
-
25
掀天揭地
- 成語拼音:
- xiān tiān jiē dì
- 成語解釋:
- 可以撼動天地。形容聲勢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徹底的變化。
- 成語出處:
- 宋 辛斆《后序》:“萊公兩朝大臣,勛業之盛,掀天揭地。”
-
26
震天動地
- 成語拼音:
- zhèn tiān dòng dì
- 成語解釋: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蕩,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
27
震天撼地
- 成語拼音:
- zhèn tiān hàn dì
- 成語解釋: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劉流《烈火金剛》第24回:“這時人群中爆發出震天撼地的聲浪:‘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
-
28
震天駭地
- 成語拼音:
- zhèn tiān hài dì
- 成語解釋: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晉書·孫楚傳》:“煙塵俱起,震天駭地。”
-
29
海闊天空
- 成語拼音:
- hǎi kuò tiān kōng
- 成語解釋:
- 闊:遼闊。像海一樣遼闊;像天空一樣沒有邊際。指天地寬廣無邊。原比喻人心胸開闊;無拘無束。現常用來形容漫無邊際的議論或隨意漫談;沒有中心。
- 成語出處:
- 唐 劉氏瑤《暗別離》:“朱弦暗斷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空不知處。”
-
30
昧地瞞天
- 成語拼音:
- mèi dì mán tiān
- 成語解釋:
- 欺騙天地。比喻昧著良心,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人。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活拿蕭天佑》頭折:“你這般昧地瞞天,諂佞奸僻。”
-
31
天愁地慘
- 成語拼音:
- tiān chóu dì cǎn
- 成語解釋:
- 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慘。形容極其悲慘(多用作渲染氣氛)。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慘,月色無光,孔明奄然歸天。”
-
32
天經地緯
- 成語拼音:
- tiān jīng dì wěi
- 成語解釋:
- ①語本《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指天地間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道理。②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 成語出處:
- 語出《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
33
天誅地滅
- 成語拼音:
- tiān zhū dì miè
- 成語解釋:
- 指為天地所不容而喪命。多用作賭咒語。誅:殺死。
- 成語出處:
- 宋 朱暉《絕倒錄》:“不使丁香、木香合,則天誅地滅。”
-
34
天災地孽
- 成語拼音:
- tiān zāi dì niè
- 成語解釋:
- 災:災禍;孽:災殃。天地間所發生的災害和變異
- 成語出處:
- 《隋書·高祖紀》:“天災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鉗口,道路以目。”
-
35
參天兩地
- 成語拼音:
- cān tiān liǎng dì
- 成語解釋:
- ①為《易》卦立數之義。②引申為人之德可與天地相比。
- 成語出處:
- 《周易·說卦》:“參天兩地而倚數。”
-
36
動地驚天
- 成語拼音:
- dòng dì jīng tiān
- 成語解釋:
- 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
37
翻天覆地
- 成語拼音:
- fān tiān fù dì
- 成語解釋:
- 覆;翻過來。使天地換了位置。形容變化巨大;徹底。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5回:“那時,一屋子人,拉這個,扯那個,正鬧得翻天覆地。”
-
38
規天矩地
- 成語拼音:
- guī tiān jǔ dì
- 成語解釋:
- ①規,為圓,象征天;矩,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
- 成語出處:
- 《文選·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復廟重屋,八達九房。規天矩地,授時順鄉。”薛綜注:“謂宮室之飾,賀者像天,方者則地也。”
-
39
撼地搖天
- 成語拼音:
- hàn dì yáo tiān
- 成語解釋:
- 撼:搖動。使天地都抖動起來。形容力氣、本領和氣魄極大。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1回:“有分教,李逵施為撼地搖天手,來斗巴山跳澗蟲。”
-
40
轟天烈地
- 成語拼音:
- hōng tiān liè dì
- 成語解釋:
- 轟動天地。形容聲響猛烈或聲名巨大。
- 成語出處:
- 清·謳歌變俗人《經國美談·奉使宴賓》:“好似千斤炮藥,等著導火線,就要發作,是轟天烈地了。”
* 關于天地的成語 形容天地的成語 描述天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