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方的成語 (416個)
-
281
曲徑通幽
- 成語拼音:
- qū jìng tōng yōu
- 成語解釋:
- 彎曲的小路通到隱蔽幽深的地方。形容園林曲折幽深。
- 成語出處:
- 唐 常建《破峙禪院》:“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282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成語拼音:
- qiān jīn zhī zǐ,zuò bù chuí táng
- 成語解釋:
-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家有千金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形容有錢人非常看中自己的身體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283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 成語拼音:
- qiān jīn zhī zǐ,bù sǐ yú shì
- 成語解釋:
- 市:眾人聚集的地方。指富貴人家子弟犯了死罪,可以免除服刑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諺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
284
千里莼羹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chún gēng
- 成語解釋:
-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湯,味道鮮美,不必用鹽豉做調味品。泛指有地方風味的土特產。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
-
285
窮里空舍
- 成語拼音:
- qióng lǐ kōng shě
- 成語解釋:
- 窮里:僻巷。指偏僻無人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趙廣漢傳》:“長安少年數人,會窮里空舍,謀共劫人。”
-
286
親臨其境
- 成語拼音:
- qīn lín qí jìng
- 成語解釋:
- 臨:到;境:境界,地方。親自到了那個地方。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吳志 吳主傳》:“而曹公已臨其境。”
-
287
千慮一失
- 成語拼音:
- qiān lǜ yī shī
- 成語解釋:
- 失:錯誤。指聰明人的考慮,也會有不周到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內篇雜下十八》:“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
288
輕描淡寫
- 成語拼音:
- qīng miáo dàn xiě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繪畫時用淺淡顏色輕輕描繪。形容說話或作文章時對重要的地方淡淡帶過。也比喻做事不費力。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這個頭陀,尤其兇橫異常,怎的姑娘你輕描淡寫的就斷送了他?”
-
289
跫然足音
- 成語拼音:
- qióng rán zú yīn
- 成語解釋:
- 跫:腳步聲。原指長期住在荒涼寂寞的地方,對別人的突然來訪感到欣悅。后常比喻難得的來客。
- 成語出處:
- 《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290
泉石膏肓
- 成語拼音:
- quán shí gāo huāng
- 成語解釋:
- 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和隔膜之間叫“肓”,據說這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隱逸傳 田游巖》:“臣泉石膏肓,煙霞錮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遙。”
-
291
清水衙門
- 成語拼音:
- qīng shuǐ yá mén
- 成語解釋:
- 喻沒有油水的機構或地方。
- 成語出處:
- 《新華月報》1980年第5期:“在市總工會混了兩年,覺得工會是清水衙門。”
-
292
窮猿奔林
- 成語拼音:
- qióng yuán bēn lín
- 成語解釋:
- 窮猿:被獵人緊追的猿猴。比喻在窮困中急于找一個棲身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北門》之嘆,久已上聞。窮猿奔林,豈暇擇木!”
-
293
情有可原
- 成語拼音:
- qíng yǒu kě yuán
- 成語解釋:
- 原:原諒。從情理上說;有可以原諒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霍谞傳》:“光之所至,情既可原,守闕連年而終不見理。”
-
294
窮源溯流
- 成語拼音:
- qióng yuán sù liú
- 成語解釋:
- 源:河流發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尋河流的源頭。現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 成語出處:
- 清 王十禛《然燈記聞》:“為詩要窮源溯流,先辨諸家之派。”
-
295
窮猿投林
- 成語拼音:
- qióng yuán tóu lín
- 成語解釋:
- 窮猿:被獵人緊追的猿猴。比喻在窮困中急于找一個棲身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晉書·李充傳》:“窮猿投林,豈睱擇木。”
-
296
窮陬僻壤
- 成語拼音:
- qióng zōu pì rǎng
- 成語解釋:
- 窮:貧窮;僻:偏僻。荒遠偏僻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李時勉《北京賦》:“窮陬僻壤,無一物之不遂。”
-
297
強枝弱本
- 成語拼音:
- qiáng zhī ruò běn
- 成語解釋:
- 喻地方勢力強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勢。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史綱評要·唐玄宗》:“強枝弱本,千古同患。同姓猶然,況犬羊乎?”
-
298
弱本強末
- 成語拼音:
- ruò běn qiáng mò
- 成語解釋:
- 指中央權力削弱而地方勢力強大。
- 成語出處:
- 太平天國 洪仁玕《資政新篇》:“倘有結盟聯黨之事,是下有自固之術,私有倚倚之端,外為假公濟私之舉,內藏弱本強末之弊。”
-
299
如登春臺
- 成語拼音:
- rú dé chūn tái
- 成語解釋:
- 春臺:美好的旅游、觀光的地方,比喻極好的生活環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 成語出處:
- 《老子》第二十章:“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
300
入國問俗
- 成語拼音:
- rù guó wèn sú
- 成語解釋:
- 國:原指都城,后多指國家。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 關于地方的成語 形容地方的成語 描述地方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