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地方的成語 (416個)

    261

    滅門刺史

    成語拼音:
    miè mén cì shǐ
    成語解釋:
    官手中的權力,足以使人破家滅門
    成語出處:
    明·敖英《東谷贅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縣令,滅門刺史。’予謂此言,強宗豪右當常訟之。”
    262

    謀莫難于周密

    成語拼音:
    móu mò nán yú zhōu mì
    成語解釋:
    謀:計謀。謀劃最難的在于周到嚴密
    成語出處:
    《鬼谷子·摩篇》:“謀莫難于周密,說莫難于悉聽,事莫難于必成。”
    263

    鳴琴而治

    成語拼音:
    míng qín ér zhì
    成語解釋:
    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舊時常用做稱頌官的諛詞。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
    264

    名勝古跡

    成語拼音:
    míng shèng gǔ jì
    成語解釋:
    風景優美和有古代遺跡的著名的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勝古跡都去了兩次以上。”
    265

    馬上墻頭

    成語拼音:
    mǎ shàng qiáng tóu
    成語解釋:
    指男女青年相戀的
    成語出處:
    宋 晁端禮《水龍吟》詞:“馬上墻頭,縱教瞥見,也難相認。”
    266

    蠻煙瘴雨

    成語拼音:
    mán yān zhàng yǔ
    成語解釋:
    指南有瘴氣的煙雨。也泛指十分荒涼的
    成語出處:
    宋 黃公度《眼兒媚 梅詞和傅參議韻》詞:“如今憔悴,蠻煙瘴雨,誰肯尋搜。”
    267

    馬足龍沙

    成語拼音:
    mǎ zú lóng shā
    成語解釋:
    指馳騁邊疆,揚威域外。龍沙,塞北沙漠
    成語出處:
    曼殊室主人《班定遠平西域》第一幕:“虎頭燕頷,人言萬里之侯;馬足龍沙,胸有千秋之業。”
    268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bù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聽人支配。
    成語出處: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269

    寧為雞尸,無為牛從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wú wéi niú cóng
    成語解釋: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也不做大國的仆從。指寧可在小當家作主,不去大受人指使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周顯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蘇秦說韓王寧為雞尸,無為牛從。尸,主也。”
    270

    寧為雞尸,不為牛從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bù wéi niú cóng
    成語解釋: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也不做大國的仆從。指寧可在小當家作主,不去大受人指使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寧為雞尸,不為牛從。”
    271

    怕處有鬼

    成語拼音:
    pà chù yǒu guǐ
    成語解釋:
    越是害怕的越是有鬼出現。比喻越擔心的事情越會出現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二章:“正如俗話所說:怕處有鬼。”
    272

    平淡無奇

    成語拼音:
    píng dàn wú qí
    成語解釋: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么顯著的、出色的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也平淡無奇。”
    273

    徘徊歧路

    成語拼音:
    pái huí qí lù
    成語解釋:
    徘徊:在一個來回走;歧路:岔路。在岔道口上來回走。比喻猶豫不決。
    成語出處:
    唐 駱賓王《代李敬業討武曌檄》:“若或眷戀窮城,徘徊歧路。”
    274

    破家縣令

    成語拼音:
    pò jiā xiàn lìng
    成語解釋:
    指橫暴的官。
    成語出處:
    明 敖英《東谷贅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縣令,滅門刺史。’予謂此言,強宗豪右當常訟之。”
    275

    枇杷門巷

    成語拼音:
    pí pá mén xiàng
    成語解釋:
    舊時指妓女居住的
    成語出處:
    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門里閉門居。”
    276

    偏鄉僻壤

    成語拼音:
    piān xiāng pì rǎng
    成語解釋:
    荒涼偏僻的
    成語出處:
    孫中山《大總統令內務部曉示人民一律剪辮文》:“茲查通都大邑,剪辮者已多,至偏鄉僻壤,留辮者尚復不少。”
    277

    前不巴村,后不著店

    成語拼音: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zháo diàn
    成語解釋:
    巴:靠近。著:挨著。前面沒有村子,后面沒有旅店。形容走遠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腳住宿的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三個商量道:‘沒來由看使槍棒,惡了這廝!如今閃得前不巴村,后不著店,卻是投那里去宿是好?’”
    278

    窮村僻壤

    成語拼音:
    qióng cūn pì rǎng
    成語解釋:
    窮:貧窮;僻:偏僻。荒遠偏僻的
    成語出處:
    清·汪琬《工部尚書充經筵講官湯公墓志銘》:“雖窮村僻壤,莫不感頌其政。”
    279

    去而之他

    成語拼音:
    qù ér zhī tā
    成語解釋:
    去:離開;之:往。離開一個到另一個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去而之他。”
    280

    秋豪之末

    成語拼音:
    qiū háo zhī mò
    成語解釋:
    比喻極微小的東西或極細微的。同“秋毫之末”。
    成語出處:
    《莊子 齊物論》:“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
    * 關于地方的成語 形容地方的成語 描述地方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