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地方的成語 (416個)

    221

    何許人也

    成語拼音:
    hé xǔ rén yě
    成語解釋:
    許:。什么的人。指來歷不明的人和什么樣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逸民傳》:“漢陰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
    222

    海涯天角

    成語拼音:
    hǎi yá tiān jiǎo
    成語解釋:
    猶言天涯海角。謂僻遠的
    成語出處:
    明·劉基《聲聲慢·詠愁》詞:“雨冷云昏日暮,海涯天角輕衾。”
    223

    鳩奪鵲巢

    成語拼音:
    jiu duo que chao
    成語解釋:
    斑鳩占了喜鵲的窩。比喻強占別人的或位置。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今袁熙,袁尚兵敗將亡,無處依棲,來此相投,是鳩奪鵲巢之意也。”
    224

    雞口牛后

    成語拼音:
    jī kǒu niú hòu
    成語解釋: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聽人支配。
    成語出處:
    《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225

    圈牢養物

    成語拼音:
    juàn láo yǎng wù
    成語解釋:
    圈牢:養牛馬的。飼養在圈中的牲畜。比喻任人驅使,毫無自由的人。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此徒圈牢之養物,非臣之所志也。”
    226

    金馬玉堂

    成語拼音:
    jīn mǎ yù táng
    成語解釋:
    金馬:漢代的金馬門,是學士待詔的;玉堂:玉堂殿,供侍詔學士議事的。舊指翰林院或翰林學士。
    成語出處:
    漢 揚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同行,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上說人主,下談公卿。”
    227

    艱難險阻

    成語拼音:
    jiān nán xiǎn zǔ
    成語解釋:
    險阻:險惡阻塞的。指前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危險和阻礙。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險阻艱難,備嘗之矣。”
    228

    積篋盈藏

    成語拼音:
    jī qiè yíng cáng
    成語解釋:
    篋:小箱子;盈:充滿;藏:儲存東西的。箱子堆積,倉庫充盈。形容積聚的財物多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舍身愿銘》:“至于積篋盈藏,未嘗登體;溢俎充庖,既沃斯棄。”
    229

    九泉之下

    成語拼音:
    jiǔ quán zhī xià
    成語解釋:
    九泉:下最深的。人死后埋葬尸體的
    成語出處:
    《魏書 舊平王傳》:“若為死鬼,永曠天顏,九洋之下,實深重恨。”
    230

    箕山之節

    成語拼音:
    jī shān zhī jié
    成語解釋:
    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愿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潁余芳”。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于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于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于林,不過一枝;偃鼠飲于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
    231

    金吾不禁

    成語拼音:
    jīn wú bù jìn
    成語解釋:
    金吾:秦漢時執掌京城衛戍的官。本指古時元宵及前后各一日,終夜觀燈,官取消夜禁。后也泛指沒有夜禁,通宵出入無阻。
    成語出處:
    唐 韋述《西都雜記》:“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許金吾弛村,前后各一日。”
    232

    節外生枝

    成語拼音:
    jié wài shēng zhī
    成語解釋:
    節:竹子分枝長葉的。竹子應該在節外生枝;節外生出杈枝來。比喻在不應該出現問題的又產生了新的問題。也用作“節上生枝”。
    成語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不是我節外生枝,囊里盛錐,誰著你奪人愛女,逞己風流,被咱都知。”
    233

    街巷阡陌

    成語拼音:
    jiē xiàng qiān mò
    成語解釋:
    阡陌:小道。指大街小巷各個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至京師又聚會祀西王母,設祭于街巷阡陌。”
    234

    九霄云外

    成語拼音:
    jiǔ xiāo yún wài
    成語解釋:
    九霄:天的最高處。比喻無限高遠的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235

    舉要治繁

    成語拼音:
    jǔ yào zhì fán
    成語解釋:
    舉:提出;治:治理;繁:蕪雜。指寫文章時突出主要的,把蕪雜的加以刪除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總術》:“乘一總萬,舉要治繁。思無定契,理有恒存。”
    236

    晉陽之甲

    成語拼音:
    jìn yáng zhī jiǎ
    成語解釋:
    官吏因不滿朝廷而舉兵為興“晉陽之甲”。
    成語出處:
    《公羊傳 定公十三年》載:晉趙鞅興晉陽之甲,以清君側為名,逐荀寅、士吉射。
    237

    九洲四海

    成語拼音:
    jiǔ zhōu sì hǎi
    成語解釋:
    九洲:指中國;四海:古人認為,中國九州之久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此指中國以外的。指中國及四周以外的
    成語出處:
    唐·盧照鄰《登封大酺歌》:“九洲四海常無事,萬歲千秋樂未央。”
    238

    匡其不逮

    成語拼音:
    kuāng qí bù dǎi
    成語解釋:
    匡:糾正。逮:及,達到。不逮:達不到的。對于達不到的給予糾正或幫助。亦作“匡所不逮”。
    成語出處:
    《晉書·武帝紀》:“擇其能正色弼違,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選。”
    239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成語拼音:
    kào shān chī shān,kào shuǐ chī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所在的有什么條件,就依靠什么條件生活。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240

    客死他鄉

    成語拼音:
    kè sǐ tā xiāng
    成語解釋:
    客死:死在異鄉或國外。死在離家鄉很遙遠的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不爭我病勢正昏沉,更那堪苦事難支遣,忙趕上頭里的喪車不遠,眼見客死他鄉有誰祭奠。”
    * 關于地方的成語 形容地方的成語 描述地方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