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國家的成語 (369個)

    221

    回天再造

    成語拼音:
    huí tiān zài zào
    成語解釋:
    回:挽回,扭轉。扭轉乾坤,再造。形容忠心保,功高蓋世
    成語出處:
    《舊唐書·昭宗紀》:“甲戍制賜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名。”
    222

    久安長治

    成語拼音:
    jiǔ ān cháng zhì
    成語解釋:
    形容長期安定、鞏固。
    成語出處:
    東漢 賈誼《治安策》:“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223

    經邦論道

    成語拼音:
    jīng bāng lùn dào
    成語解釋:
    指治理,談論治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成語出處:
    《隋書 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224

    假道滅虢

    成語拼音:
    jiǎ dào miè guó
    成語解釋:
    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時諸侯,在今山西平陸及河南三門峽一帶。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
    成語出處:
    《左傳 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225

    加官晉爵

    成語拼音:
    jiā guān jìn jué
    成語解釋:
    晉:晉升;爵:爵位;君主所封的貴族等級。加封官階;晉升爵位。
    成語出處: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吳與弼進京,加官進爵,將隆以伊傅之禮。”
    226

    金匱石室

    成語拼音:
    jīn guì shí shì
    成語解釋:
    匱:柜子。古時收藏重要文書處。
    成語出處:
    《史記·太史公自序》:“遷為太史令,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
    227

    繼絕存亡

    成語拼音:
    jì jué cún wáng
    成語解釋:
    恢復滅亡的,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
    成語出處:
    《論語·堯曰》:“興滅,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公羊傳·僖公十七年》:“桓公嘗有繼絕存亡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
    228

    繼絕興亡

    成語拼音:
    jì jué xīng wáng
    成語解釋:
    絕:斷絕;亡:滅亡。恢復已滅亡的,延續斷絕了的世
    成語出處:
    《晉書·劉琨傳》:“如蒙錄召,繼絕興亡,則陛下更生之恩,望古無二。”
    229

    經綸濟世

    成語拼音:
    jing lun ji shi
    成語解釋:
    指具有治理,經世濟民的才能。經綸:整理絲縷,引申為處理大事。濟世:救世。
    成語出處:
    元·鄭德輝《伊尹耕莘》第二折:“想你學成經綸濟世之策,立安邦之謀。”
    230

    經綸滿腹

    成語拼音:
    jīng lún mǎn fù
    成語解釋:
    經綸:原指整理蠶線;理絲為經;編絲為綸;統稱為經綸。引申為規劃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的才能;也形容人很有學問。
    成語出處:
    宋 洪炎《西渡詩集 聞師川諫議至漳州作建除字詩十二韻迓之》:“滿腹懷經綸,筆間含露雨。”
    231

    經綸天下

    成語拼音:
    jīng lú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經綸:整理絲縷;天下:。治理
    成語出處:
    《周易·屯》:“君子以經綸。”孔穎達疏:“言君子法此屯象有為之時,以經綸天下。”
    232

    瘠牛羸豚

    成語拼音:
    jí niú léi tún
    成語解釋:
    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豬。比喻弱小的民族或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匈加利愛者噶蘇士傳》:“杜蘭斯哇人,撒遜人等,亦隨其所敵視之馬哥耶族,同成灰燼。瘠牛羸豚,坐待割。”
    233

    九年之儲

    成語拼音:
    jiǔ nián zhī chǔ
    成語解釋:
    九年的儲備。指平時有所積蓄,以備非常。
    成語出處:
    《淮南子 主術訓》:“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
    234

    九年之蓄

    成語拼音:
    jiǔ nián zhī xù
    成語解釋:
    九年的儲備。指平時有所積蓄,以備非常。
    成語出處:
    《禮記·王制》:“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非其也。”
    235

    捐軀濟難

    成語拼音:
    juān qū jì nàn
    成語解釋:
    捐軀:犧牲生命;濟:救助。犧牲生命,以解救的危難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夫憂,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
    236

    濟世安邦

    成語拼音:
    jì shì ān bāng
    成語解釋:
    濟:拯救。邦:。拯救時世,安定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學濟世安邦策,按六韜三略書。”
    237

    濟世安民

    成語拼音:
    jì shì ān mín
    成語解釋:
    使得到治理,百姓安居樂業。
    成語出處:
    《舊唐書 太宗本紀上》:“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
    238

    酒酸不售

    成語拼音:
    jiǔ suān bù shòu
    成語解釋:
    酒已經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效力,使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成語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宋人有酤酒者,……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問長者楊倩,……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而狗迎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239

    濟世經邦

    成語拼音:
    jì shì jīng bāng
    成語解釋:
    濟:拯救,救助;邦:。拯救人世,治理
    成語出處:
    明·屠隆《彩毫記·知畿引退》:“此行指望濟世經邦,誰想竟成畫餅。”
    240

    假途滅虢

    成語拼音:
    jiǎ tú miè guó
    成語解釋:
    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演義》第56回:“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虛名收川,實取荊州。”
    * 關于國家的成語 形容國家的成語 描述國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