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國家的成語 (353個)

    181

    之社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zhī shè
    成語解釋:
    已亡的祠社。古代天子將其作為亡的象征,以自儆戒。
    成語出處:
    《谷梁傳·哀公四年》:“亡之社,以為廟屏,戒也。”
    182

    之音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成語解釋:
    原指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后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亡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183

    興邦立

    成語拼音:
    xīng bāng lì guó
    成語解釋:
    邦:。建立和振興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安排打鳳牢龍計,準備興邦立機。”
    184

    形親之

    成語拼音:
    xíng qīn zhī guó
    成語解釋:
    指邊界相鄰而友好的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傳》:“今秦與楚,接境壤界,固形親之。”
    185

    相忍為

    成語拼音:
    xiāng rěn wèi guó
    成語解釋:
    忍:容忍。為了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讓步。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魯以相忍為也,忍其外不忍其內,焉用之?”
    186

    形勝之

    成語拼音:
    xíng shèng zhī guó
    成語解釋:
    形勝:地理形勢優越。指地勢優越的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帶河山之險,縣險千里,持戟百萬。”
    187

    奉公

    成語拼音:
    yōu guó fèng gōng
    成語解釋:
    心懷,努力做好工作。
    成語出處:
    《后漢書·祭遵傳》:“安得憂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
    188

    遠交近攻

    成語拼音:
    yuǎn jiāo jìn gōng
    成語解釋:
    原指對遠方聯合;對鄰近攻占的外交策略。后來指利用關系轉較遠的力量來攻擊眼前對手的處世手法。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策 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189

    于民潤

    成語拼音:
    yú mín rùn guó
    成語解釋:
    潤:滋益,有利。對人民對都有好處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二折:“蜘蛛有絲,損人利己;蠶腹有絲,于民潤。”
    190

    一統天下

    成語拼音:
    yī tǒng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原指統一的。現常指某一地區或某一機關單位不貫徹上級意圖而形成的獨立王;也可泛指少數人霸占的某一領域。
    成語出處:
    《公羊傳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191

    安邦

    成語拼音:
    zhì guó ān bāng
    成語解釋:
    治理,使之太平、安定。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猿聽經》第一折:“不能勾治安邦朝帝闕,常只是披霜帶月似檐中。”
    192

    專權誤

    成語拼音:
    zhuān quán wù guó
    成語解釋:
    專權:獨斷行事。指壞人獨攬大權,貽誤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40卷:“此指嚴嵩、嚴世蕃父子二人也。朕久聞其專權誤……朕當即為處分,卿不可外泄于人。”
    193

    兵不逼好

    成語拼音:
    bīng bù bī hǎo
    成語解釋:
    兵:出兵打仗;逼:威脅;好:指友好。不出兵威脅友好的
    成語出處:
    《孔子語·相魯》:“俘不干盟,兵不偪(逼)好。”
    194

    存亡繼絕

    成語拼音:
    cún wáng jì jué
    成語解釋:
    恢復滅亡的,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
    成語出處:
    《穀梁傳 僖公十七年》:“桓公嘗有存亡繼絕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
    195

    繼絕興亡

    成語拼音:
    jì jué xīng wáng
    成語解釋:
    絕:斷絕;亡:滅亡。恢復已滅亡的,延續斷絕了的世
    成語出處:
    《晉書·劉琨傳》:“如蒙錄召,繼絕興亡,則陛下更生之恩,望古無二。”
    196

    西風殘照

    成語拼音:
    xī fēng cán zhào
    成語解釋:
    秋天的風,落日的光。比喻衰敗沒落的景象。多用來襯托的殘破和心境的凄涼。”
    成語出處:
    唐·李白《憶秦娥》詞:“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陵闕。”
    197

    哀兵必勝

    成語拼音:
    āi bīng bì shèng
    成語解釋: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 德經》第69章:“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三 魏 王弼注:“抗,舉也;加,當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勝。”
    198

    本固邦寧

    成語拼音:
    běn gù bāng níng
    成語解釋:
    指人民安居樂業則太平。
    成語出處:
    《書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孔傳:“言人君當固民以安。”
    199

    定傾扶危

    成語拼音:
    dìng qīng fú wēi
    成語解釋:
    傾:危。扶助危傾,使其安定。指挽救于危難之時。
    成語出處:
    漢·恒寬《鹽鐵論·備胡》:“古者明王討暴衛弱,定傾扶危,使小之君悅;討暴定傾,則無罪之人附。”
    200

    蠹政害民

    成語拼音:
    dù zhèng hài mín
    成語解釋:
    危害和人民。同“蠹害民”。
    成語出處:
    《周書 晉蕩公護傳》:“凡所委任,皆非其人,兼諸子貪殘,僚屬縱逸,恃護威勢,莫不蠹政害民。”
    * 關于國家的成語 形容國家的成語 描述國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