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出來的成語 (215個)

    141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tóu qǐ 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142

    破除迷信

    成語拼音:
    pò chú mí xìn
    成語解釋:
    原指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中解脫。現也指解放思想,掃除自卑感,樹立敢想、敢說、敢干的新風格。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要破除迷信。不論古代的也好,現代的也好。”
    143

    皮里春秋

    成語拼音:
    pí lǐ chūn qiū
    成語解釋:
    指藏在心里不說的言論。
    成語出處:
    《晉書 褚裒傳》:“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
    144

    旁敲側擊

    成語拼音:
    páng qiāo cè jī
    成語解釋:
    側:旁邊;擊:敲打。在旁邊敲打。比喻說話作文隱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達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0回:“只不過不應該這樣旁敲側擊,應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145

    泣不成聲

    成語拼音:
    qì bù chéng shēng
    成語解釋:
    泣:低聲哭。哭得噎住了;連聲音也發不。形容極度悲傷。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越王無余外傳》:“堯崩,禹服三年之喪,如喪考妣,晝夜哭泣,氣不屬聲。”
    146

    傾腸倒腹

    成語拼音:
    qīng cháng dào fù
    成語解釋:
    傾:傾倒。比喻把心里的話全都講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烏巨行禪師法嗣》:“若是臨濟兒孫,終不依草附木,資福喜見,同參今日,傾腸倒腹。”
    147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成語拼音: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成語解釋:
    巧媳婦沒有米也做不。比喻沒有必要的條件;什么也干不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三卷:“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乎?’”
    148

    曲盡其巧

    成語拼音:
    qū jìn qí qiǎo
    成語解釋:
    曲:委婉細致。曲折而委婉地將其中的奧妙之處充分表達
    成語出處:
    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引狀》:“昔祖宗之朝,崇尚辭律,則詩賦之工,曲盡其巧。”
    149

    情見于色

    成語拼音:
    qíng jiàn yú sè
    成語解釋:
    真情從臉色中表現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俠女》:“生甚怒之,情見于色。”
    150

    傾囊倒篋

    成語拼音:
    qīng náng dào qiè
    成語解釋:
    把大小箱子里的東西都倒。比喻全部倒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不上一年,傾囊倒篋,騙得一空。”
    151

    如鯁在喉

    成語拼音:
    rú gěng zài hóu
    成語解釋:
    魚骨頭卡在喉嚨里。比喻心里有話沒有說,非常難受。
    成語出處:
    漢·許慎《說文解字》:“鯁,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韋曰:‘骨所以鯁,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鯁之臣。《漢書》以下皆作骨鯁,字從魚,謂留咽者魚骨較多也。”
    152

    如解倒懸

    成語拼音:
    rú jiě dào xuán
    成語解釋:
    比喻把人從危難中解救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153

    忍氣吞聲

    成語拼音:
    rěn qì tūn shēng
    成語解釋:
    忍:忍耐。吞聲:有話不敢說。形容受了氣而強自忍下;不能說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魯齋郎》:“你不如休和他爭,忍氣吞聲罷!”
    154

    柔茹剛吐

    成語拼音:
    róu rú gāng tǔ
    成語解釋:
    軟的吃下去,硬的吐。比喻欺軟怕硬。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惟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
    155

    如錐畫沙

    成語拼音:
    rú zhuī huà shā
    成語解釋:
    象用錐子在沙上畫似的。形容書法筆力勻整而不露鋒芒。
    成語出處:
    宋·姜夔《續書譜·用筆》:“用筆……如錐畫沙……欲其勻面藏鋒。”
    156

    瘦骨棱棱

    成語拼音:
    shòu gǔ léng léng
    成語解釋:
    瘦得連骨頭都露,形容十分消瘦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他屋里的,瘦骨棱棱的,一天愁到黑,愁米,愁柴又愁鹽。”
    157

    食骨在喉

    成語拼音:
    shí gǔ zài hóu
    成語解釋:
    喉:喉嚨。小骨頭卡在喉嚨之間。比喻心里有話,非說不可
    成語出處:
    漢·許慎《說文解字》“鯁”段玉裁注:“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骾之臣。”
    158

    撒嬌撒癡

    成語拼音:
    sā jiāo sā chī
    成語解釋:
    撒:盡量使或施展;嬌:嬌氣;癡:憨癡。形容仗著受人寵愛,故意做作。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5回:“李巧奴撒嬌撒癡,便倒在安道全懷里。”
    159

    水陸畢陳

    成語拼音:
    shuǐ lù bì chén
    成語解釋:
    水陸:指水陸所產的珍貴食物。各種山珍海味全都陳列。形容菜肴豐富。
    成語出處:
    《晉書 石崇傳》:“絲竹盡當時之選,庖膳窮水陸之珍。”
    160

    水滿則溢

    成語拼音:
    shuǐ mǎn zé yì
    成語解釋:
    溢:水滿外流。水滿了就會流。比喻事物發展到極端就向相反方面變化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你如何連兩句俗話也不曉得?常言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 關于出來的成語 形容出來的成語 描述出來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