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出來的成語 (215個)
-
181
兇相畢露
- 成語拼音:
- xiōng xiàng bì lù
- 成語解釋:
- 兇惡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來。畢:完全。
- 成語出處:
- 柯巖《追趕太陽的人》:“吳丙治向他征收稅款時,他~地威脅:‘誰有錢給你,小心你的腦袋吧!’”
-
182
形諸筆墨
- 成語拼音:
- xíng zhū bǐ mò
- 成語解釋:
- 形:描寫;諸:“之于”的合音。用筆墨把它寫出來。
- 成語出處:
- 魯迅《的“關”》:“但若形諸筆墨,昭示讀者,自以為得了這作品的魂靈,卻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媽媽。”
-
183
心照不宣
- 成語拼音:
- xīn zhào bù xuān
- 成語解釋:
- 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照:明白;宣:宣揚;公開說明。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張夫人吩咐盡管照舊開輪,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
184
云奔潮涌
- 成語拼音:
- yún bēn cháo yǒng
- 成語解釋:
- 云氣上升,潮水奔涌。形容大量涌出來
- 成語出處:
- 宋·周密《武林舊事》第一卷:“千乘萬騎,如云奔潮涌,四方萬姓,如鱗次蟻聚。”
-
185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 成語拼音: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bīng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我養軍千日,用軍一時,空有滿朝文武,那一個與我退的番兵。”
-
186
一籌莫展
- 成語拼音:
- yī chóu mò zhǎn
- 成語解釋:
- 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 成語出處:
- 《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
187
應對不窮
- 成語拼音:
- yìng duì bù qióng
- 成語解釋:
- 應對:回答。回應問話沒有答不出來的。形容學識淵博,思維敏捷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2回:“玄宗見他應對不窮,十分歡喜,即擢為翰林學士。”
-
188
一鍋端
- 成語拼音:
- yī guō du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下子全拿出來,沒有剩余或比喻一下子全部消滅
- 成語出處:
- 李曉明《平原槍聲》:“不要說一個毛孩子,就是三兩排人我也可以給他一鍋端了!”
-
189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成語拼音:
- yě huǒ shāo bù jìn,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 成語解釋:
- 野火不能燒盡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長出來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殺不了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190
有酒膽,無飯力
- 成語拼音:
- yǒu jiǔ dǎn,wú fàn lì
- 成語解釋:
- 有借著喝酒顯示出來的膽量,在平常的生活中則沒有勇力。指只有一時沖動的勇氣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9回:“如今薛蟠本是個憐新棄舊的人,且是有酒膽,無飯力的。”
-
191
猶解倒懸
- 成語拼音:
- yóu jiě dào xuán
- 成語解釋:
- 解:解救;倒懸:人被倒掛,比喻處境困難。比喻把人從危難中解救出來。
- 成語出處:
- 《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
192
有口難言
- 成語拼音:
- yǒu kǒu nán yán
- 成語解釋:
- 言:說。有嘴不能把話說出來。指由于某種原因只能把話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說出來。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醉醒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
193
議論蜂起
- 成語拼音:
- yì lùn fēng qǐ
- 成語解釋:
- 蜂起:指很多人或事物如群蜂飛舞。種種議論像蜜蜂一樣涌現出來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又乙巳春(答朱元晦秘書熹)書》:“秘書與叔昌子約書,乃言‘諸賢死后,議論蜂起’。有獨力不能支之意。”
-
194
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
- 成語拼音:
- yán luó wáng miàn qián xū méi fàng huí de guǐ
- 成語解釋:
- 人死后就不會復活。比喻到手的錢不會再退出來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1回:“這話卻似放屁!做公人的‘那個貓兒不吃腥’?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
-
195
一毛不拔
- 成語拼音:
- yī máo bù bá
- 成語解釋:
- 連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來。形容為人十分吝嗇;自私。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
196
咬人狗兒不露齒
- 成語拼音:
- 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
- 成語解釋:
- 比喻真正厲害的人在外表是不顯露出來的。
- 成語出處:
-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三折:“那廝正是咬人狗兒不露齒。”
-
197
羿氏舛射
- 成語拼音:
- yì shì chuǎn shè
- 成語解釋:
- 羿氏:夏代有窮國的君主,善于射箭;舛:差錯。羿射箭出來差錯。指有才華的人也會有失誤
- 成語出處:
-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帝羿有窮氏從吳賀北游。駕使羿射雀左目,誤中右目。羿俯首而愧,終身不忘。”
-
198
用舍行藏
- 成語拼音:
- yòng shě xíng cáng
- 成語解釋:
- 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態度。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
199
一窩蜂
- 成語拼音:
- yī wō fēng
- 成語解釋:
- 一個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飛出來了。形容許多人亂哄哄地同時說話或行動。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8回:“那些小妖,就是一窩蜂,齊齊擁上。”
-
200
言外之意
- 成語拼音:
- yán wài zhī yì
- 成語解釋:
- 言:語言;之:助詞;相當于“的”。言語之外的意思。指沒有在話里或文章里明說出來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 成語出處:
- 宋 葉夢得《石林詩話》下卷:“七言難于氣象雄渾、句中有力,而紆余不失言外之意。”
* 關于出來的成語 形容出來的成語 描述出來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