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出來的成語 (215個)
-
161
神氣活現
- 成語拼音:
- shén qì huó xi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自以為了不起而表現出來的得意而又傲慢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茅盾選集 委屈》:“要不是他們神氣活現說‘查得到’,那她干脆就去縫制新的了。”
-
162
拾人牙慧
- 成語拼音:
- shí rén yá huì
- 成語解釋:
- 牙慧:咀嚼后吐出來的飯菜渣滓。比喻襲取別人的語言和文字。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殷中軍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
163
時勢造英雄
- 成語拼音:
- shí shì zào yīng xióng
- 成語解釋:
- 時勢:一段時期內的客觀形勢。特定的歷史條件,如社會動蕩,使人的聰明才智顯露出來,并相互作用,使之成為英雄人物。
- 成語出處:
- 冰心《去國》:“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時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那兩句話。”
-
164
頭破血流
- 成語拼音:
- tóu pò xuè liú
- 成語解釋:
- 打破了頭;血流出來了。形容受到嚴重打擊或慘遭失敗時的狼狽相。
- 成語出處:
- 唐 呂道生《定命錄 桓臣范》:“其如果偷兩千而去,至徐州界,其婢與夫相打頭破血流。”
-
165
圖窮匕首見
- 成語拼音:
- 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
- 成語解釋:
- 圖:地圖;窮:盡;見: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 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
166
吞聲飲淚
- 成語拼音:
- tūn shēng yǐn lèi
- 成語解釋:
- 吞聲:有話不敢說出來;飲:含忍。形容強忍悲傷
- 成語出處:
- 《敦煌曲子詞·破陣子》:“迢遞可知閨閣,吞聲忍淚孤眠。”
-
167
提心在口
- 成語拼音:
- tí xīn zài kǒu
- 成語解釋:
- 心提在口,幾乎要跳出來。形容恐懼。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不爭你握雨攜云,常使我提心在口。”
-
168
威鳳片羽
- 成語拼音:
- wēi fèng piàn yǔ
- 成語解釋:
- 由一根鳳羽而顯示其全貌。比喻卓越的人才所表現出來的某一方面或珍貴難得的事物的零星片斷
- 成語出處:
-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詩話·費鹿峰詩箋》:“泛然酬應之作,猶是七子遺響,集未必存,威鳳片羽,亦不可輕棄也。”
-
169
王貢彈冠
- 成語拼音:
- wáng gòng dàn guàn
- 成語解釋:
- 王:漢代王吉字子陽。貢:即貢禹。彈冠:拂去冠上的塵埃,喻將出來作官。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亦作“王陽在位,貢公彈冠”。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蕭育傳》:“少與陣咸,朱博為友,著聞當世,往者有王陽、貢公,故長安語曰‘蕭、朱結綬,王、貢彈冠’,言其相薦達也。”
-
170
握綱提領
- 成語拼音:
- wò gāng tí lǐng
- 成語解釋:
- 握:拿、抓。比喻抓住要領或簡明扼要地把內容提示出來。
- 成語出處:
- 晉·潘尼《答傅咸》詩:“忽荷略紐,握綱提領;矯矯貞臣,惟國之屏。”
-
171
無所不用其極
- 成語拼音:
- 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 成語解釋:
- 極:窮盡。原意是無處不用盡心力。現指做壞事時任何極端的手段都使出來。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
172
向壁虛構
- 成語拼音:
- xiàng bì xū gòu
- 成語解釋:
- 向壁:對著墻壁。即對著墻壁,憑空造出來的。比喻不根據事實而憑空捏造。
- 成語出處:
- 漢 許慎《序》:“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耀于世。”
-
173
鄉壁虛造
- 成語拼音:
- xiāng bì xū zào
- 成語解釋:
- 即對著墻壁,憑空造出來的。比喻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
- 成語出處:
- 漢 許慎《序》:“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耀于世。”
-
174
相得益彰
- 成語拼音: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成語解釋:
- 益:更加;彰:明顯。指兩個人或兩件事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 成語出處:
- 漢 王褒《圣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
175
匣劍何時躍
- 成語拼音:
- xiá jiàn hé shí yuè
- 成語解釋:
- 匣劍:藏在匣中的寶劍。藏在匣中的寶劍什么時候會跳出來。比喻賢才什么時候才能施展本領
- 成語出處:
- 唐·韋莊《冬日長安感志》詩:“未知匣劍何時躍,但恐鉛刀不再铦。”
-
176
系鈴解鈴
- 成語拼音:
- xì líng jiě líng
- 成語解釋:
- 系:縛,系上。比喻誰惹出來的麻煩,還得由誰去解決
- 成語出處:
- 明·瞿汝稷《指月錄》第23卷:“眼一日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
-
177
顯露頭角
- 成語拼音:
- xiǎn lù tóu jiǎo
- 成語解釋:
- 露:顯露。頭上的角已明顯地突出來了。指初顯露優異的才能。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焉。”
-
178
小屈大伸
- 成語拼音:
- xiǎo qū dà shēn
- 成語解釋:
- 屈:委屈。伸:展開,發揮出來。先能夠受點委屈,而后會大有作為的。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绤正傳》:“云合霧集,量時揆宜,用取世資,小屈大申,存公忽私。”
-
179
旭日東升
- 成語拼音:
- xù rì dō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形容朝氣蓬勃的氣象。旭日:早晨剛出來的太陽。
- 成語出處:
- 《詩經 邶風 匏有苦葉》:“緇緇鳴雁,旭日始旦。”
-
180
弦外之音
- 成語拼音:
- xián wài zhī yīn
- 成語解釋:
- 原指音樂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三卷:“故言盡而意亦止,絕無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 關于出來的成語 形容出來的成語 描述出來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