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出來的成語 (215個)

    101

    對號入座

    成語拼音:
    duì hào rù zuò
    成語解釋:
    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氣,對于未點名的批評自己跳認賬或把人或物放到應該放的位置上去
    成語出處:
    張恨水《夜深沉》第八回:“第三件事是去買兩天對號入座的戲票子。”
    102

    打開窗戶說亮話

    成語拼音:
    dǎ kāi chuāng hù shuō liàng huà
    成語解釋:
    指直率而明白地講
    成語出處:
    朱自清《哀互生》:“人是可以互相愛著的,除了一些成見已深,不愿打開窗戶說亮話的。”
    103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成語拼音: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
    成語解釋: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104

    鋒芒畢露

    成語拼音:
    fēng máng bì lù
    成語解釋:
    鋒:刀鋒;芒:原指谷類種子殼上的細刺;比喻槍頭;矛尖;畢:都;完全;全部。刀鋒和矛尖都露。形容人傲氣逼人;逞強好勝。或形容人銳氣才干完全顯露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瓚示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
    105

    鋒芒不露

    成語拼音:
    fēng máng bù lù
    成語解釋:
    鋒芒:刀劍的尖端,比喻顯露的才干或心機;露:顯露。有才干或心機卻不外露。形容滿腹才干或心機,表面上看不
    成語出處:
    宋 沉括《夢溪筆談補》:“宋寇準拜相時,朝廷所下詔書有:'能斷大事,不拘小節;有干將之器,不露鋒芒,懷照物之明,而能包納。”
    106

    逢人且說三分話

    成語拼音: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
    成語解釋: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107

    逢人只說三分話

    成語拼音:
    féng rén zhǐ shuō sān fēn huà
    成語解釋: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108

    浮想聯翩

    成語拼音:
    fú xiǎng lián piān
    成語解釋:
    浮想:漂浮變幻的想象。聯翩:鳥飛的樣子;比喻連續不斷。漂浮不定的想象像鳥飛一樣。指思緒連續不斷地涌現
    成語出處:
    晉 陸機《文賦》:“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云之峻。”
    109

    骨鯁在喉

    成語拼音:
    gǔ gěng zài hóu
    成語解釋:
    鯁:魚骨。魚骨等小骨頭卡在喉嚨里。比喻心里有話;不說就非常難受。
    成語出處:
    清 袁枚《與金匱令書》:“仆明知成事不說,既往不咎,而無如聞不慊心事,如骨鯁在喉,必吐之而后快。”
    110

    敢怒不敢言

    成語拼音:
    gǎn nù bù gǎn yán
    成語解釋:
    敢:膽量大;言:說。內心憤怒但不敢說
    成語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三回:“正是啞子吃黃連,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111

    敢怒敢言

    成語拼音:
    gǎn nù gǎn yán
    成語解釋:
    敢于憤怒,又敢于說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一回:“那計氏雖也還敢怒敢言,當不起晁大舍也敢為敢做。”
    112

    古香古色

    成語拼音:
    gǔ xiāng gǔ sè
    成語解釋:
    古香:古書畫散發的氣味。古雅的色調、意趣。形容器物、書畫和建筑等
    成語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卷:“鄧秀梅走進大門,步步留心地察看著這座古香古色的、氣派宏偉的殿宇。”
    113

    敢怨而不敢言

    成語拼音:
    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
    成語解釋:
    內心怨恨但不敢說
    成語出處:
    宋 鄧牧《伯牙琴 吏道》:“吏無避忌,白晝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誅。”
    114

    毫不諱言

    成語拼音:
    háo bù huì yán
    成語解釋:
    諱言:有顧慮,不愿把真實情況說。絲毫也沒有隱諱不說的。
    成語出處:
    115

    懷寶迷邦

    成語拼音:
    huái bǎo mí bāng
    成語解釋:
    懷寶:具有才德;迷邦:讓國家迷亂。舊指有才德而不為國家效力。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116

    虎口逃生

    成語拼音:
    hǔ kǒu táo shēng
    成語解釋:
    從老虎嘴里逃脫。比喻從險境中逃。也作“虎口余生”。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朱砂擔滴水浮漚記》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騰騰再不消停。”
    117

    狐埋狐搰

    成語拼音:
    hú mái hú hú
    成語解釋:
    搰:挖掘。狐性多疑,剛把東西埋下,又把挖看看。比喻疑慮過多,不能成事。
    成語出處:
    《國語 吳語》:“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
    118

    含著骨頭露著肉

    成語拼音: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說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8回:“你要我收下這個東西,須先和我說明白了。要是這么‘含著骨頭露著肉’的,我倒不收。”
    119

    劍拔弩張

    成語拼音:
    jiàn bá nǔ zhāng
    成語解釋:
    弩:古代一種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張:弓上弦。劍拔了;弓拉開了。比喻形勢緊張;一觸即發。也引申形容文藝作品的氣勢遒勁。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袁昂《古今書評》:“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駑張。”
    120

    荊棘叢生

    成語拼音:
    jīng jí cóng shēng
    成語解釋:
    荊棘:荊條蒺藜;叢:聚集成堆。荊蔓蒺藜成群地生長。比喻前進道路阻礙很大,困難極多。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8回:“此時家難未靖,荊棘叢生,一經還鄉,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豈肯自投羅網。”
    * 關于出來的成語 形容出來的成語 描述出來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