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使人的成語 (216個)
-
141
河漢無極
- 成語拼音:
- hé hàn wú jí
- 成語解釋:
- 河漢:銀河;極:盡頭,邊際。銀河廣闊,無邊無際。比喻言論荒誕不經,難以置信。亦比喻恩澤廣大,使人難以報答。
- 成語出處:
- 《莊子 逍遙游》:“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無極。”
-
142
活靈活現
- 成語拼音: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 成語出處:
- 郁達夫《皋亭山》:“凡此種種,以及香灰療病,娘娘托夢等最近的奇跡,他們都說得活靈活現。”
-
143
火上澆油
- 成語拼音:
- huǒ shàng jiāo yóu
- 成語解釋:
-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憤怒;或助長事態的發展。也作“火上加油”。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你只該勸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將來火上澆油。”
-
144
毫無疑義
- 成語拼音:
- háo wú yí yì
- 成語解釋:
- 疑義:可疑的道理。絲毫沒有使人懷疑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6回:“怎么他毫無疑義,就照五百兩一條命算呢?”
-
145
糾纏不清
- 成語拼音:
- jiū chán bù qīng
- 成語解釋:
- 糾結纏繞在一起;理不清楚。形容紛亂;使人不易分辨清楚。
- 成語出處: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25回:“秋痕嘆道:‘你如今一請就來,往后又是糾纏不清。”
-
146
積讒糜骨
- 成語拼音:
- jī chán méi gǔ
- 成語解釋:
- 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同“積讒磨骨”。
- 成語出處:
- 《梁書 江淹傳》:“下官聞積毀銷金,積讒糜骨,遠則直生取疑于盜金,近則伯魚被名于不義。”呂向注:“言毀讒之深,能銷磨金石之堅。”
-
147
積讒磨骨
- 成語拼音:
- jī chán mó gǔ
- 成語解釋:
- 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同“積毀銷骨”。
- 成語出處:
- 《文選 江淹〈詣建平王上書〉》:“下官聞積毀銷金,積讒磨骨,遠則直生取疑于盜金,近則伯魚被名于不義。”呂向注:“言毀讒之深,能銷磨金石之堅。”《梁書 江淹傳》引作“積讒糜骨”。
-
148
積毀消骨
- 成語拼音:
- jī huǐ xiāo gǔ
- 成語解釋:
- 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同“積毀銷骨”。
- 成語出處:
- 漢 劉向《新序 雜事三》:“昔魯聽季孫之說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計逐墨翟,以孔墨之辯而不能自免,何則?眾口鑠金,積毀消骨。”
-
149
積毀銷金
- 成語拼音:
- jī huǐ xiāo jīn
- 成語解釋:
- 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同“積毀銷骨”。
- 成語出處:
- 《文選 江淹〈詣建平王上書〉》:“下官聞積毀銷金,積讒磨骨,遠則直生取疑于盜金,近則伯魚被名于不義。”呂向注:“言毀讒之深,能銷磨金石之堅。”
-
150
疾雷不及塞耳
- 成語拼音:
- jí léi bù jí sāi ěr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兵略訓》:“故善用兵者,見敵之虛,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擊其猶猶,陵其與與,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
151
疾雷不及掩耳
- 成語拼音:
-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 成語解釋:
- 突然響起雷聲,使人來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 成語出處:
- 《六韜 軍勢》:“善者從而不擇,巧者一決而不猶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電不及瞬目。”
-
152
疾雷不暇掩耳
- 成語拼音:
- jí léi bù xiá yǎn ěr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 成語出處:
- 晉 傅玄《傅子 闕題》:“我欲戰而彼不欲戰者,我鼓而進之若山崩河溢,當其沖者摧,值其鋒者破,所謂疾雷不暇掩耳,則又誰御之。”
-
153
酒能亂性
- 成語拼音:
- jiǔ néng luàn xìng
- 成語解釋:
-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就會淫亂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16回:“酒能亂性,色是敗真。財乃致命,氣動殺身。”
-
154
疾霆不暇掩目
- 成語拼音:
- jí tíng bù xiá yǎn mù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兵略訓》:“故善用兵者,見敵之虛,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擊其猶猶,陵其與與,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
155
經驗之談
- 成語拼音:
- jīng yàn zhī tán
- 成語解釋:
- 指言談有親身實踐作為根據;能使人信服、感動。
- 成語出處:
- 巴金《寒夜》:“‘鐘老這是經驗之談啊!’小潘大聲笑著說。”
-
156
克愛克威
- 成語拼音:
- kè ài kè wēi
- 成語解釋:
- 《書·胤征》:“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后因以“克愛克威”謂恩威得當而使人心悅誠服。
- 成語出處:
- 《書·胤征》:“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
-
157
夸誕生惑
- 成語拼音:
- kuā dàn shēng huò
- 成語解釋:
- 夸誕:說話荒誕不經。說話荒誕不經,使人產生疑惑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不茍》:“詐偽生塞,誠信生神,夸誕生惑。”
-
158
苦口逆耳
- 成語拼音:
- kǔ kǒu nì ěr
- 成語解釋:
- 苦口:藥吃起來特別苦。逆耳:聽起來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誠的規勸。
- 成語出處:
- 《史記·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
-
159
曠若發蒙
- 成語拼音:
- kuàng ruò fā méng
- 成語解釋:
- 曠:空曠;開闊。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開闊明朗,好像雙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見了東西。亦比喻使人頭腦忽然開竅,明達起來。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閑者此游,喜歡無量,登芒濟河,曠若發蒙。”
-
160
開霧睹天
- 成語拼音:
- kāi wù dǔ t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使人豁然開朗。
- 成語出處:
- 漢 徐干《中論 審大臣》:“文王之識也,灼然若披云而見日,霍然若開霧而觀天。”
* 關于使人的成語 形容使人的成語 描述使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