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使人的成語 (216個)
-
121
出奇無窮
- 成語拼音:
- chū qí wú qióng
- 成語解釋:
- 謂多出奇兵,多用奇計。比喻變化多端,使人難以捉摸。
- 成語出處:
- 《史記·田單列傳論》:“兵以正合,以奇勝。善之者,出奇無窮。”
-
122
椿萱并茂
- 成語拼音:
- chūn xuān bìng mào
- 成語解釋:
- 椿:一種喬木;傳說長壽;喻父親;萱:萱草;傳說能使人忘憂;喻母親。大椿和萱草都很茂盛。指雙親健在。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
123
戳心灌髓
- 成語拼音:
- chuō xīn guàn suǐ
- 成語解釋:
- 刺心并深入骨髓。形容刻毒得使人難以忍受
- 成語出處:
- 宋文茂《李班長學文化》:“秀英見祝懷成坐在一邊戳心灌髓地說風涼話,怕又挑起事來。”
-
124
愁云慘淡
- 成語拼音:
- chóu yún cǎn dàn
- 成語解釋:
- 慘淡:暗淡。原指陰沉沉的云層遮得天色暗淡無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憂愁、壓抑的景象或氣氛。
- 成語出處:
- 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翰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
125
咄咄怪事
- 成語拼音:
- duō duō guài shì
- 成語解釋:
- 咄咄:表示驚訝的聲音。使人驚訝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黜免》:“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
126
動魄驚心
- 成語拼音:
- dòng pò jīng xīn
- 成語解釋: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清 姚衡《寒秀草堂筆記》第三卷:“秀水所稱,光彩煥發,動魄驚心。”
-
127
冬日可愛
- 成語拼音:
- dōng rì kě ài
- 成語解釋:
- 如同冬天里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愿意接近。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
128
冬日夏云
- 成語拼音:
- dōng rì xià yún
- 成語解釋:
- 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愿意接近。
- 成語出處:
- 宋·陳恬《程伯淳贊》:“本以正身,惟德溫溫,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
129
當頭棒喝
- 成語拼音:
- dāng tóu bàng hè
- 成語解釋: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黃檗運禪師法嗣 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
-
130
洞心駭耳
- 成語拼音:
- dòng xīn hài ěr
- 成語解釋:
- 形容使人震驚。
- 成語出處: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金鼓迭起,鏗鏘鐺鼞,洞心駭耳。”
-
131
動心駭目
- 成語拼音:
- dòng xīn hài mù
- 成語解釋:
- 駭目:使人看了感到驚駭。看了使人感到心動驚駭。形容感受很深,震動非常大。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跋蘭亭樂毅論并趙岐王帖》:“王遺墨藏家廟者,今雖僅存,某嘗獲觀,皆奇麗超絕,動心駭目。”
-
132
洞心駭目
- 成語拼音:
- dòng xīn hài mù
- 成語解釋:
- 形容使人驚異。
- 成語出處:
- 宋·楊萬里《答周監丞》:“‘濯龍’二大字,洞心駭目,得未曾有。”
-
133
定心丸
- 成語拼音:
- dìng xīn wán
- 成語解釋:
- 一種能使人心神安定的中成藥。比喻能安定思想情緒的話語或做法
- 成語出處: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21章:“于是像吃了副定心丸,立刻由驚恐轉為坦然。”
-
134
點胸洗眼
- 成語拼音:
- diǎn xiōng xǐ yǎn
- 成語解釋:
- 指一洗塵俗,使人豁然明朗。
- 成語出處:
- 明·陳繼儒《偃曝談馀》卷下:“《通釋》云:‘字原有秦隸漢隸,今當以晉唐書為晉隸唐隸,則自然易曉也。’張紳此言,可為點胸洗眼之語。”
-
135
扼吭奪食
- 成語拼音:
- è gāng duó shí
- 成語解釋:
- 扼:用力掐著;亢:咽喉。扼住喉嚨,奪走吃的東西。比喻使人處于絕境。
- 成語出處:
- 《元史·陳祖仁傳》:“乃欲驅疲民以供大役,廢其耕耨而荒其田畝,何異扼其吭而奪其食,以速其斃乎?”
-
136
恩同再造
- 成語拼音:
- ēn tóng zài zào
- 成語解釋:
-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極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樣。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25回:“倘出此關,不啻恩同再造。將來如有出頭之日,莫非伯伯所賜了。”
-
137
膚受之言
- 成語拼音:
- fū shòu zhī yán
- 成語解釋:
- 膚:膚淺;受:感受。指膚淺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論。也指不切合實際的言辭。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楊璇傳論》:“風景之賞未甄,膚受之言互及。”
-
138
諷一勸百
- 成語拼音:
- fěng yī quàn b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規諷正道的言辭遠遠及不上勸誘奢靡的言辭。意在使人警戒,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風一,猶馳騁鄭衛之聲,曲終而奏雅,不已虧乎?”
-
139
高不可登
- 成語拼音:
- gāo bù kě dēng
- 成語解釋:
- 登:升,上。高得不能到達。形容難以達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難接近
- 成語出處:
- 漢·陳淋《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且夫墨子之守,縈帶為垣,高不可登。”
-
140
惠風和暢
- 成語拼音:
- huì fēng hé chàng
- 成語解釋:
- 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 成語出處:
-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 關于使人的成語 形容使人的成語 描述使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