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使人的成語 (216個)

    181

    鑠金毀骨

    成語拼音:
    shuò jīn huǐ gǔ
    成語解釋:
    比喻毀謗太多,使無以自存。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儀列傳》:“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182

    神機莫測

    成語拼音:
    shén jī mò cè
    成語解釋:
    機:心思;測:猜度。神妙的計謀使難以預料
    成語出處:
    金·丘處機《漢宮春·苦志》詞:“出入銳光八表,算神機莫測,天網難籠。”
    183

    神龍見首不見尾

    成語拼音: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成語解釋:
    原是談詩的神韻,后比喻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捉摸不透。
    成語出處:
    清 趙執信《談龍錄》:“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得全體?”
    184

    生榮沒哀

    成語拼音:
    shēng róng mò āi
    成語解釋:
    榮:光耀;沒:通“歿”,死亡。活著受尊敬,死了使哀痛
    成語出處:
    唐·申堂構《唐故內常侍孫府君墓志銘》:“生榮沒哀,身沉譽在。”
    185

    生榮死哀

    成語拼音:
    shēng róng sǐ āi
    成語解釋:
    活著受尊敬,死了使哀痛。用以贊譽受崇敬的死者。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張》:“其生也榮,其死也哀。”
    186

    生榮亡哀

    成語拼音:
    shēng róng wáng āi
    成語解釋:
    榮:光耀。活著受尊敬,死了使哀痛
    成語出處:
    《隸釋·漢劉后碑》:“生榮亡哀,闕聲載路。”
    187

    聲威大震

    成語拼音:
    shēng wēi dà zhèn
    成語解釋:
    聲勢威望急速增長;使非常震動。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0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
    188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成語拼音: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
    成語解釋:
    憂患:患難。憂患使勤奮,因而得生;安樂使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而死于安樂也。”
    189

    醍醐灌頂

    成語拼音:
    tí hú guàn dǐng
    成語解釋: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190

    頭昏腦脹

    成語拼音:
    tóu hūn nǎo zhàng
    成語解釋:
    頭腦發昏。形容的繁忙或事物毫無頭緒;使厭煩。
    成語出處:
    葉圣陶《友誼》:“'她又不是發燒發得頭昏腦脹的'。一個說,'只是那條腿不能走'。”
    191

    危辭聳聽

    成語拼音:
    wēi cí sǒng tīng
    成語解釋:
    故意說嚇的話使聽了吃驚、害怕
    成語出處:
    192

    蛙鳴蟬噪

    成語拼音:
    wā míng chán zào
    成語解釋:
    蛙聲和蟬聲,使聽了厭煩。比喻拙劣的議論或文章。
    成語出處:
    明 顧大典《青衫記 裴興私嘆》:“蛙鳴蟬噪,魂繞神勞。”
    193

    娓娓動聽

    成語拼音:
    wěi wěi dòng tīng
    成語解釋:
    形容善于講話;使喜歡聽。娓娓:說話連續不倦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黃云鴻《福惠全書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聽。”
    194

    娓娓可聽

    成語拼音:
    wěi wěi kě tīng
    成語解釋:
    娓娓:說話連續不倦的樣子。形容善于講話,使喜歡聽
    成語出處:
    清·朱彝尊《曝書亭記·寄禮部韓尚書》:“謹令其叩講席,歸沐之暇,試進而討論,其言頗娓娓可聽。”
    195

    威脅利誘

    成語拼音:
    wēi xié lì yòu
    成語解釋:
    用軟硬兼施的手段,企圖使屈服。
    成語出處:
    李喬《歡笑的金沙江》:“在他的威脅利誘下,他們沒有辦法,只好鬼混下去。”
    196

    威刑肅物

    成語拼音:
    wēi xíng sù wù
    成語解釋:
    以嚴刑使恭順。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桓公在荊州,全欲以德被江漢,恥以威刑肅物。”
    197

    危言竦論

    成語拼音:
    wēi yán sǒng lùn
    成語解釋:
    使感到驚恐或震動的言論。
    成語出處: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24回:“滯魄幽魂現形驚異類,危言竦論改過望同胞。”
    198

    興盡悲來

    成語拼音:
    xìng jìn bēi lái
    成語解釋:
    興:興致,興味。高興到了極點,使悲苦的事就來了
    成語出處:
    唐·王勃《滕王閣序》:“天高地迥,識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知盈虛之有數。”
    199

    迅雷不及掩耳

    成語拼音: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語解釋:
    雷聲來得非常快,連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來不及防備。
    成語出處:
    《晉書 石勒載記上》:“出其不意,直沖末抷帳,敵必震惶,計不及設,所謂迅雷不及掩耳。”
    200

    眩目驚心

    成語拼音:
    xuàn mù jīng xīn
    成語解釋:
    使眼花心驚。
    成語出處:
    宋劉氏《重修文宣王廟記》:“增華崇麗,眩止驚心。”
    * 關于使人的成語 形容使人的成語 描述使人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