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民的成語 (210個)
-
201
通俗易懂
- 成語拼音:
- tōng sú yì dǒng
- 成語解釋: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這十六個字,通俗易懂。”
-
202
萬里長城
- 成語拼音:
- wàn lǐ chá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成語出處: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
203
萬馬皆喑
- 成語拼音:
- wàn mǎ jiē yīn
- 成語解釋:
- 喑:啞,失音。形容人民沉默不語。也比喻死氣沉沉的局面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三馬圖贊》序:“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喑。”
-
204
薪桂米珠
- 成語拼音:
- xīn guì mǐ zhū
- 成語解釋:
- 薪:柴草。米貴得像珍珠,柴貴得像桂木。指物價昂貴,人民生活很困難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無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
205
于家為國
- 成語拼音:
- yú jiā wéi guó
- 成語解釋:
- 為國家為人民。
- 成語出處:
- 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結勾他邦,可甚于家為國。”
-
206
怨聲滿道
- 成語拼音:
- yuàn shēng mǎn dào
- 成語解釋:
- 道:道路。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和怨恨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滿道。”
-
207
政簡刑清
- 成語拼音:
- zhèng jiǎn xíng qīng
- 成語解釋:
- 指官吏的政績顯著;社會安定;人民樂業。政簡:施行輕微的賦役或減免繁文縟節的政治措施。刑清:很少施用刑罰。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齊太公世家》:“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
-
208
征斂無期
- 成語拼音:
- zhēng liǎn wú qī
- 成語解釋:
- 斂:收,聚。指統治者向人民無限度地征收錢糧財物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懷寵》:“征斂無期,來索無厭。”
-
209
子女金帛
- 成語拼音:
- zǐ nǚ jīn bó
- 成語解釋:
- 子女:指年輕的男女奴婢。指人民和財物。也泛指財物、財產
- 成語出處:
- 《宋史·岳飛傳》:“金賊所愛,惟子女金帛,志已驕惰。”
-
210
子女玉帛
- 成語拼音:
- zǐ nǚ yù bó
- 成語解釋:
- 原指人民與財產。后用以泛指財物、美女。
- 成語出處:
- 《左傳 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他生焉。”
* 關于人民的成語 形容人民的成語 描述人民的成語。